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如何通過python掃描二維碼/條形碼并打印數據的內容。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需提前安裝好pyzbar和opencv-python庫(博主的電腦安裝opencv-python庫比較麻煩,但大部分都不會出現該問題)
安裝方法:打開命令框輸入 pip install pyzbar/opencv- python
接下來介紹代碼
#首先導入本次所需要的庫,最后一個csv是Python自帶的csv表格操作庫,這里我們需要把我們掃到的二維碼信息都存入csv表格里。 import cv2 from pyzbar import pyzbar import csv #然后我們設置一個變量,來存放我們掃到的碼的信息,我們每次掃描一遍都會要檢測掃描到的碼是不是之前掃描到的, # 如果沒有就存放到這里。接著我們調用opencv的方法來實例化一個攝像頭, # 最后我們設置一些我們存放碼信息的表格的路徑。 found = set() capture = cv2.VideoCapture(0) #存放數據的表格 PATH = "test.csv" #不停的用攝像頭來采集條碼, while(1): # 首先我們要用剛才實例化的攝像頭來采集實時的照片, ret,frame = capture.read() #找到圖像中的條形碼并進行解碼 test = pyzbar.decode(frame) # 循環檢測到的條形碼 for tests in test: # 先將它轉換成字符串 testdate = tests.data.decode('utf-8') testtype = tests.type # 繪出圖像上條形碼的數據和條形碼類型 printout = "{} ({})".format(testdate, testtype) if testdate not in found: # 向終端打印條形碼數據和條形碼類型 print("[INFO] Found {} barcode: {}".format(testtype, testdate)) print(printout) #存放掃描數據 if testdate not in found: with open(PATH,'x+') as f: #x+ 以附加方式打開可讀寫的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則會建立該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寫入的數據會被加到文件尾后,即文件原先的內容會被保留。 csv_write = csv.writer(f) date = [testdate] csv_write.writerow(date) found.add(testdate) cv2.imshow('Test',frame) if cv2.waitKey(1) == ord('q'): break
感謝各位的閱讀!關于“如何通過python掃描二維碼/條形碼并打印數據”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讓大家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吧!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