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驅動程序中,中斷處理是一個關鍵部分,它允許驅動程序響應來自硬件設備的中斷信號。以下是在Linux驅動中使用中斷的基本步驟:
獲取中斷號: 首先,你需要知道要處理的中斷號。這通??梢栽谠O備的數據手冊或通過探測代碼獲得。
請求中斷:
使用request_irq()
函數來注冊中斷處理程序。這個函數需要中斷號、中斷處理函數指針、中斷標志、設備名稱和傳遞給中斷處理函數的設備標識符。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 irq_handler_t handler, unsigned long flags,
const char *devname, void *dev_id);
irq
是中斷號。handler
是中斷處理函數的指針。flags
是中斷處理標志,例如IRQF_SHARED表示中斷線可以被多個設備共享。devname
是設備名稱,用于/proc/interrupts文件。dev_id
是傳遞給中斷處理函數的設備標識符,當共享中斷時用于區分不同的設備。編寫中斷處理函數: 中斷處理函數是當中斷發生時被調用的函數。它通常具有以下原型:
irqreturn_t irq_handler(int irq, void *dev_id);
irq
是中斷號。dev_id
是之前傳遞給request_irq()
的設備標識符。中斷處理函數應該盡快完成工作并返回IRQ_HANDLED或IRQ_NONE,以表明中斷是否已被正確處理。
釋放中斷:
當驅動程序不再需要處理中斷時,應該使用free_irq()
函數釋放中斷。
int free_irq(unsigned int irq, void *dev_id);
irq
是要釋放的中斷號。dev_id
是之前傳遞給request_irq()
的設備標識符。中斷上下文: 中斷處理函數運行在中斷上下文中,這意味著它們不能執行可能導致阻塞的操作,例如等待隊列、睡眠或執行可能引起頁錯誤的操作。如果需要執行這些操作,應該使用任務隊列或其他機制將工作推遲到進程上下文中。
同步: 如果驅動程序在中斷上下文中訪問共享數據,必須確保適當的同步,以避免競態條件??梢允褂米孕i、信號量或其他同步機制。
測試和調試: 在編寫和修改中斷處理代碼后,應該進行徹底的測試,以確保中斷被正確處理,并且沒有引入競態條件或其他問題。
請注意,上述步驟和函數原型是基于Linux內核的傳統API。隨著Linux內核的發展,一些函數和宏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在編寫新的驅動程序或更新現有驅動程序時,應該查閱最新的內核文檔和API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