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CentOS上的Kubernetes集群性能可從硬件、網絡、存儲、組件配置及監控等方面入手,具體如下:
- 硬件資源優化
- 使用SSD存儲提升磁盤I/O性能,尤其適用于etcd和容器存儲。
- 確保節點CPU、內存充足,根據負載調整Pod資源請求與限制。
- 網絡性能優化
- 選擇高性能網絡插件(如Calico、IPVS模式),調整MTU大?。ㄍǔ?450或9000字節)。
- 優化內核參數,如增大TCP/UDP緩沖區、啟用TIME_WAIT復用。
- 使用高速網絡設備(10Gbps+網卡),合理配置網絡帶寬與負載均衡。
- 存儲優化
- 采用分布式存儲(如Ceph、GlusterFS)或云存儲,配置動態PV/PVC。
- 為不同應用選擇存儲類(如SSD存儲類),啟用存儲QoS。
- Kubernetes組件調優
- 調整kube-apiserver參數(如
max-requests-inflight
)以處理更多并發請求。
- 優化kubelet參數(如
--cgroup-driver
),合理設置--max-pods
。
- 使用節點親和性/反親和性策略,均衡Pod分布。
- 系統配置優化
- 關閉防火墻(firewalld)和SELinux以減少資源占用(生產環境需謹慎評估安全風險)。
- 禁用swap,避免內存交換影響性能。
- 配置國內YUM源加速組件下載。
- 監控與運維
- 使用Prometheus+Grafana監控集群性能,設置告警規則。
- 定期清理無用鏡像、容器,釋放存儲空間。
- 保持Kubernetes版本更新,獲取性能優化和安全修復。
注:部分優化(如關閉防火墻/SELinux)需根據實際安全需求調整,建議先在測試環境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