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知道某個對象的確切類型,RTTI可以告訴你,但是有一個限制:這個類型在編譯時必須已知,這樣才能使用RTTI識別它,也就是在編譯時,編譯器必須知道所有要通過RTTI來處理的類。
可以突破這個限制嗎?是的,突破它的就是反射機制。
Class類與java.lang.reflect類庫一起對反射的概念進行了支持,該類庫包含了Field、Method以及Constructor類(每個類都實現了Member接口)。這些類型的對象是由JVM在運行時創建的,用以表示未知類里對應的成員。這樣你就可以使用Constructor創建新的對象,用get()/set()方法讀取和修改與Field對象關聯的字段,用invoke()方法調用與Method對象關聯的方法。另外,還可以調用getFields()、getMethods()和getConstructors()等很便利的方法,以返回表示字段、方法以及構造器的對象的數組。這樣,匿名對象的類信息就能在運行時被完全確定下來,而在編譯時不需要知道任何事情。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