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leetcode中如何解決朋友圈的問題,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班上有 N 名學生。其中有些人是朋友,有些則不是。他們的友誼具有是傳遞性。如果已知 A 是 B 的朋友,B 是 C 的朋友,那么我們可以認為 A 也是 C 的朋友。所謂的朋友圈,是指所有朋友的集合。
給定一個 N * N 的矩陣 M,表示班級中學生之間的朋友關系。如果M[i][j] = 1,表示已知第 i 個和 j 個學生互為朋友關系,否則為不知道。你必須輸出所有學生中的已知的朋友圈總數。
示例 1:
輸入: [[1,1,0], [1,1,0], [0,0,1]]輸出: 2
說明:已知學生0和學生1互為朋友,他們在一個朋友圈。
第2個學生自己在一個朋友圈。所以返回2。
示例 2:
輸入: [[1,1,0], [1,1,1], [0,1,1]]輸出: 1
說明:已知學生0和學生1互為朋友,學生1和學生2互為朋友,所以學生0和學生2也是朋友,所以他們三個在一個朋友圈,返回1。
注意:
N 在[1,200]的范圍內。
對于所有學生,有M[i][i] = 1。
如果有M[i][j] = 1,則有M[j][i] = 1。
解題思路
1,給定的矩陣可以看成圖的鄰接矩陣。這樣我們的問題可以變成無向圖連通塊的個數。
2,計算連通塊的算法有,深度優先,廣度優先和并查集
3,思路都一樣:將連通的部分染上色,直至沒有連通的點,就得到了一個聯通塊。
4,遍歷整個矩陣就得到了所有連通塊。
代碼實現:
func findCircleNum(M [][]int) int {
count:=0
visited:=make([]int,len(M))
for i:=0;i<len(M);i++{
if visited[i]==0{
count++
dfs(M,visited,i)
}
}
return count
}
func dfs(M[][]int,visited[]int,i int){
for j:=0;j<len(M[i]);j++{
if M[i][j]==1&&visited[j]==0{
visited[j]=1
dfs(M,visited,j)
}
}
}
關于“leetcode中如何解決朋友圈的問題”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