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合理設置GitLab權限需結合用戶管理、角色分配、項目配置及安全策略,核心步驟如下:
一、用戶與組管理
- 創建用戶
- 通過GitLab Web界面「Admin」→「New User」添加用戶,或使用命令行:
sudo gitlab-rake gitlab:create_user[username,password]
。
- 創建用戶組
- 在「Admin」→「Groups」中創建組,將用戶添加至組內實現批量權限管理。
二、角色與權限分配
- 項目級權限
- 角色選擇:根據用戶職責分配角色(Guest/Reporter/Developer/Maintainer/Owner),例如:
- Developer:可推送代碼、創建分支及MR。
- Maintainer:可管理項目設置、成員及保護分支。
- 操作路徑:項目→「Settings」→「Members」→添加成員并選擇角色。
- 組級權限
- 組內用戶默認繼承項目權限,可單獨調整組內用戶的角色(如限制部分成員僅能查看代碼)。
三、項目安全配置
- 分支保護
- 在「Settings」→「Repository」→「Protected Branches」中,設置關鍵分支(如
main
)的推送權限,僅允許Maintainer或Owner合并MR。
- 訪問控制
- 項目可見性設置為「Internal」或「Private」,限制未授權用戶訪問。
- SSH密鑰驗證
- 要求用戶使用SSH密鑰登錄,避免密碼泄露風險:
- 用戶生成密鑰對,將公鑰添加至GitLab賬戶「Profile」→「SSH Keys」。
四、安全與自動化
- 最小權限原則
- 僅授予用戶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權限,避免濫用Owner權限。
- 自動化管理
- 通過LDAP/SCIM同步企業用戶,批量分配權限。
- 日志與監控
五、系統級權限(可選)
- 若需調整GitLab服務運行權限,可修改配置文件
/etc/gitlab/gitlab.rb
,設置運行用戶和組(如git
用戶組),并確保數據目錄權限正確(如750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