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 Producer Ack 配置是用于控制生產者在寫入消息到 Kafka 主題時,如何確認消息已經被成功處理的一種機制。最佳配置取決于你的業務需求和性能目標。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最佳實踐:
acks 配置:
acks=0: 生產者在寫入消息后不會等待來自服務器的確認,即不保證消息的持久性。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最高的吞吐量,但最不安全,因為如果服務器發生故障,生產者將丟失所有未確認的消息。acks=1 (默認值): 生產者會等待領導者副本確認消息已經被寫入其本地日志,但不等待所有的跟隨者副本確認。這種方式提供了較好的持久性和容錯性,但相對于 acks=0 會有一些性能損失。acks=all 或 acks=min.insync.replicas: 生產者會等待所有的跟隨者副本都確認消息已經被寫入。這種方式提供了最高的數據持久性保證,但會降低吞吐量,因為生產者需要等待所有副本都確認。retries 配置:
retries 參數來控制重試的次數。但是,過高的重試次數可能會導致消息重復或被過度消耗。linger.ms 和 batch.size 配置:
linger.ms: 當生產者有多個消息要發送時,它會等待一段時間,直到有足夠的消息可以組成一個批次。這可以提高吞吐量,因為 Kafka 可以在一個請求中發送多個消息。batch.size: 生產者可以設置批處理的最大大小。當消息達到這個大小時,它們會被組合成一個批次并發送。這同樣可以提高吞吐量。buffer.memory 配置:
buffer.memory 參數來設置緩沖區的最大大小。max.in.flight.requests.per.connection 配置:
compression.type 配置:
compression.type 參數來設置壓縮類型(如 gzip, snappy, lz4 等)。壓縮可以提高網絡傳輸效率和存儲效率,但會增加 CPU 負載。綜上所述,最佳配置取決于你的具體需求。如果你需要高吞吐量并且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數據丟失,那么 acks=0 或 acks=1 可能是一個好選擇。如果你需要高數據持久性和容錯性,那么 acks=all 可能更適合你。同時,你還需要考慮其他配置參數,如 retries, linger.ms, batch.size, buffer.memory, max.in.flight.requests.per.connection, 和 compression.type,以進一步優化生產者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