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僵尸進程(Zombie Process)是指已經結束運行但尚未被其父進程回收資源的子進程。當一個子進程比其父進程先結束時,子進程會變成僵尸進程。僵尸進程不會占用系統資源,但它們仍然存在于進程表中,占用一個進程ID。如果系統中存在大量僵尸進程,可能會導致進程表耗盡,從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僵尸進程的形成過程如下:
子進程啟動:當一個進程創建一個新的子進程時,子進程會繼承父進程的一些屬性,如環境變量、文件描述符等。
子進程結束:子進程執行完畢或遇到錯誤時,會向操作系統發送一個信號(通常是SIGTERM),通知操作系統該進程已經結束。
父進程回收資源:在收到子進程結束的信號后,父進程應該調用wait()或waitpid()函數來回收子進程的資源,包括進程ID、內存空間等。這樣,子進程就會從進程表中消失,釋放資源。
僵尸進程產生:如果父進程沒有正確地回收子進程的資源,子進程就會變成僵尸進程。這是因為操作系統仍然認為子進程處于運行狀態,但實際上它已經結束運行。
為了避免僵尸進程的產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父進程應該正確地處理子進程結束的信號,及時調用wait()或waitpid()函數回收子進程資源。
如果父進程需要在子進程結束后立即執行其他操作,可以使用信號處理函數來處理SIGCHLD信號。當子進程結束時,操作系統會發送SIGCHLD信號給父進程,父進程可以在信號處理函數中調用wait()或waitpid()函數回收子進程資源。
如果父進程不需要關心子進程的結束狀態,可以使用進程組來管理子進程。通過設置子進程的進程組ID,可以使子進程在父進程結束運行后自動被init進程(進程ID為1)接管,從而避免僵尸進程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