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是一個分布式協調框架,主要用于解決分布式應用中的數據管理問題,如統一命名服務、狀態同步服務等。它采用類似文件系統的層次化數據結構,每個節點稱為ZNode,可以存儲數據并擁有子節點。以下是關于Zookeeper數據類型存儲的詳細介紹:
Zookeeper的數據類型
- 持久節點(PERSISTENT):創建后除非手動刪除,否則節點會一直存在于Zookeeper上。
- 臨時節點(EPHEMERAL):生命周期與客戶端會話綁定,會話結束時節點被刪除。
- 持久順序節點(PERSISTENT_SEQUENTIAL):具有持久節點的特性,但子節點名會追加一個由父節點維護的自增數字,保證全局唯一。
- 臨時順序節點(EPHEMERAL_SEQUENTIAL):具有臨時節點的特性,子節點名同樣追加自增數字。
Zookeeper數據存儲結構
Zookeeper的數據存儲結構主要包括內存數據存儲和磁盤數據存儲。
- 內存數據存儲:Zookeeper的數據大部分存儲在內存中,以保證讀寫速度快。
- 磁盤數據存儲:內存中的數據會定期Dump到磁盤上形成數據快照,同時事務日志也會記錄到磁盤上,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恢復能力。
Zookeeper數據存儲原理
Zookeeper通過ZAB協議(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在集群中,當一個節點接收到寫請求時,會生成事務日志并將其同步到其他節點,確保所有節點數據一致。
Zookeeper的數據類型和存儲結構使其成為分布式系統中重要的協調服務工具,適用于需要強一致性和高可用性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