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的數據類型限制主要體現在其數據模型和節點類型上,具體如下:
Zookeeper數據類型限制
- 數據模型:Zookeeper維護了一個類似文件系統的數據結構,稱為Data Tree,其中每個節點稱為Znode。每個Znode可以存儲數據(嚴格說是必須存放數據,默認是個空字符)并且可以有子節點。Znode的數據可以有多個版本,查詢數據時需要帶上版本號。
- 節點類型及其數據類型限制:
- 持久節點(PERSISTENT):創建后永久存在,數據大小限制在1MB內。
- 臨時節點(EPHEMERAL):生命周期與客戶端會話綁定,會話結束時節點被刪除,不能有子節點,數據大小限制在1MB內[1,3]。
- 持久順序節點(PERSISTENT_SEQUENTIAL):具有持久節點的特性,子節點名會追加一個自增數字,保證全局唯一,數據大小限制在1MB內[1]。
- 臨時順序節點(EPHEMERAL_SEQUENTIAL):具有臨時節點的特性,子節點名同樣追加自增數字,數據大小限制在1MB內[1]。
- 容器節點(CONTAINER):可以存在子節點,如果下面沒有子節點,則在未來會被Zookeeper自動清除,數據大小限制在1MB內[1]。
- TTL節點(Time To Live):自動過期時間,數據大小限制在1MB內[1]。
Zookeeper數據存儲結構
Zookeeper內部維護了一個分布式的文件存儲系統,一個樹形結構,叫Data tree。每一個節點就是一個Znode。不同于文件系統,他的每個節點都能存儲數據,最大1M數據。
通過上述信息,我們可以看到Zookeeper通過其限制和數據模型設計,確保了在分布式環境中的協調服務能力和數據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