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在Linux中的存儲機制主要是通過其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來實現的。HDFS是Hadoop的核心組件之一,專門設計用于存儲大規模數據集,并且能夠在廉價的硬件上運行。以下是HDFS的主要存儲機制:
數據塊(Block):HDFS將文件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數據塊進行存儲。默認情況下,每個數據塊的大小是128MB,但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NameNode:NameNode是HDFS的主節點,負責管理文件系統的元數據,包括文件到數據塊的映射關系。它存儲所有的元數據信息,如文件結構、文件塊的位置等。
DataNode:DataNode是實際存儲數據的地方。它們根據NameNode的指令進行數據的創建、刪除和復制等操作。
副本機制:為了提高數據的可靠性和容錯性,HDFS為每個數據塊存儲多個副本(默認為3個副本)。這些副本分布在不同的DataNode上,以防止單點故障。
Secondary NameNode:Secondary NameNode并不是NameNode的熱備節點,它的主要作用是定期合并NameNode的元數據快照(namespace image和edit log),以防止edit log過大,并在必要時用于恢復NameNode。
數據讀寫流程:
容錯和高可用性:HDFS通過數據塊的多個副本和NameNode的元數據管理來實現容錯和高可用性。如果某個DataNode失效,系統可以自動從其他副本中讀取數據。
配置和管理:在Linux上配置和管理HDFS涉及安裝Java環境、下載Hadoop、配置環境變量和核心配置文件、格式化HDFS文件系統以及啟動Hadoop集群等步驟。
HDFS的這些機制共同作用,使得Hadoop能夠在Linux環境中高效地存儲和管理大規模數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