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Ubuntu上使用GIMP修復照片
在Ubuntu上安裝GIMP有兩種常用方式:
sudo apt update
(更新軟件包列表)、sudo apt install gimp -y
(安裝GIMP),等待安裝完成即可在應用菜單中找到GIMP。sudo apt install snapd
并啟動服務(sudo systemctl start snapd; sudo systemctl enable snapd
),再執行sudo snap install gimp
。啟動GIMP后,點擊頂部菜單欄文件→打開,選擇需要修復的照片。重要提示:修復前務必通過文件→另存為將原始照片備份為.xcf
(GIMP原生格式)或其他格式,避免操作失誤導致數據丟失。
使用裁剪工具(快捷鍵C)去除照片多余邊緣(如破損的角落),拖動選框調整構圖;若照片傾斜,可通過圖像→變換菜單選擇“順時針90°”“逆時針90°”或“順時針旋轉90°”調整方向。
點擊顏色→亮度-對比度,拖動“亮度”滑塊提升整體明暗(適合老舊照片發灰的情況),拖動“對比度”滑塊增強畫面層次感(如模糊的細節),調整后點擊“確定”。
Ctrl
鍵點擊照片完好區域(取樣本點),然后在瑕疵區域拖動鼠標,樣本點的像素會被復制覆蓋瑕疵(需注意樣本點與瑕疵區域的紋理匹配)。點擊顏色→色彩平衡,分別調整“陰影”“中間調”“高光”下的“青色-紅色”“洋紅色-綠色”“黃色-藍色”滑塊。例如:老照片通常偏黃,可增加“黃色-藍色”中的“藍色”滑塊值;偏紅則增加“青色-紅色”中的“青色”滑塊值,使色彩更自然。
點擊顏色→曲線,彈出曲線調整窗口。拖動曲線上升(提亮暗部)或下降(壓暗高部),可增強照片對比度。例如:在曲線的中間位置點擊添加控制點并向上拖動,能提升整體亮度;在暗部區域添加控制點并向下拖動,可加深陰影,突出細節。
點擊圖層→新建圖層,在新建圖層上進行修復操作(如用克隆戳記工具),避免直接修改原圖。圖層可隨時隱藏、刪除或調整透明度,方便對比修復效果(如將修復圖層透明度設為50%,查看與原圖的差異)。
Shift
鍵繪制正圓),選中照片中心區域,點擊選擇→反選(選中邊緣),填充黑色(Ctrl+I
),調整圖層透明度(10%-20%),營造復古暗角效果。完成所有修復后,點擊文件→導出為(而非“保存”,避免覆蓋原始備份),選擇合適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