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Debian上安裝GIMP
打開終端,依次執行以下命令更新包列表并安裝GIMP: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gimp
安裝完成后,可通過應用程序菜單啟動GIMP。
二、打開并備份照片
- 啟動GIMP后,點擊菜單欄文件→打開,選擇需修復的照片(如老照片、破損照片);
- 修復前務必備份原始文件(可通過文件→另存為重命名保存),避免操作失誤導致數據丟失。
三、基礎修復步驟
1. 調整色彩與曝光
若照片存在偏色、亮度不足等問題,可通過以下工具校正:
- 色彩平衡:點擊顏色→色彩平衡,拖動“陰影”“中間調”“高光”下的滑塊,調整紅、綠、藍通道比例(如老照片常需增加黃色/紅色、減少藍色);
- 曝光調整:點擊顏色→曝光,修改“曝光值”“亮度”“對比度”參數,提升照片明暗層次感。
2. 修復瑕疵(劃痕、污漬、破損)
GIMP提供兩種核心修復工具,適用于不同場景:
- 修復筆刷工具(快捷鍵:
Shift + B):自動融合周圍像素,適合修復小面積瑕疵(如灰塵點)。選擇工具后,調整畫筆大?。源笥阼Υ茫?,在瑕疵區域輕輕涂抹,GIMP會自動匹配周圍紋理;
- 克隆戳記工具(快捷鍵:
Shift + C):手動復制源區域像素到目標區域,適合修復大面積破損(如劃痕、撕裂)。按住Ctrl鍵點擊照片上完好的區域(取源樣本),然后在破損處涂抹,覆蓋瑕疵。
3. 改善清晰度
若照片模糊,可使用以下濾鏡增強細節:
- 銳化:點擊濾鏡→銳化→銳化,調整“銳化半徑”(建議1-3像素)和“強度”(建議50%-100%),增強邊緣清晰度(注意:過度銳化會導致噪點增多);
- 降噪:若銳化后出現噪點,可點擊濾鏡→雜點→高斯模糊(輕微,如半徑0.5-1像素)或使用“降噪”濾鏡(如“Wavelet Noise Reduction”),減少畫面雜點。
四、進階優化技巧
1. 使用圖層管理
- 點擊圖層→新建圖層,將修復操作放在新圖層上(如克隆修復),便于隨時調整或刪除;
- 通過圖層蒙版(點擊圖層右側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用黑色畫筆隱藏不需要的修復部分,白色畫筆恢復顯示,實現非破壞性編輯。
2. 添加復古效果(針對老照片)
若修復的是老照片,可添加以下效果增強復古感:
- 添加噪點:點擊濾鏡→雜點→添加雜點,設置“數量”(建議5%-10%)、“分布”(均勻或高斯),模擬老照片的顆粒感;
- 降低飽和度:點擊顏色→色相-飽和度,拖動“飽和度”滑塊向左(建議-10至-20),減少顏色鮮艷度;
- 添加暗角:新建圖層,用橢圓選擇工具選中照片中心區域(按
Ctrl + A全選后,按Ctrl + Shift + I反選),填充黑色,調整圖層透明度(建議20%-40%),模擬老照片的暗角效果。
五、保存修復后的照片
完成修復后,點擊文件→導出為(而非“保存”,避免覆蓋原始備份),選擇合適的格式:
- JPEG:適合日常分享(默認質量設置為85%,平衡畫質與體積);
- PNG:適合需要透明背景或無損壓縮的場景;
- XCF:GIMP原生格式,保留圖層、蒙版等信息,便于后續再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