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密碼登錄×
登錄注冊×
其他方式登錄
點擊 登錄注冊 即表示同意《億速云用戶服務條款》

檢查Linux性能的命令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2-10-14 16:48:51 來源:億速云 閱讀:172 作者:iii 欄目:建站服務器

檢查Linux性能的命令是什么

在Linux系統中,性能監控和優化是系統管理員和開發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確保系統的高效運行,我們需要使用各種工具和命令來檢查系統的性能。本文將詳細介紹一些常用的Linux性能檢查命令,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優化系統性能。

1. top 命令

top 命令是Linux系統中最常用的性能監控工具之一。它提供了一個實時的系統狀態視圖,包括CPU使用率、內存使用率、進程信息等。

1.1 基本用法

top

運行 top 命令后,您將看到一個動態更新的系統狀態界面。默認情況下,top 會按照CPU使用率對進程進行排序。

1.2 常用快捷鍵

  • P:按CPU使用率排序。
  • M:按內存使用率排序。
  • T:按運行時間排序。
  • k:終止指定進程。
  • q:退出 top。

1.3 輸出解釋

  • PID:進程ID。
  • USER:運行進程的用戶。
  • PR:進程優先級。
  • NI:進程的nice值。
  • VIRT:虛擬內存使用量。
  • RES:物理內存使用量。
  • SHR:共享內存使用量。
  • S:進程狀態(S表示睡眠,R表示運行)。
  • %CPU:CPU使用率。
  • %MEM:內存使用率。
  • TIME+:進程使用的CPU時間。

2. htop 命令

htoptop 命令的增強版,提供了更友好的用戶界面和更多的功能。

2.1 安裝 htop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htop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htop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htop      # CentOS/RHEL

2.2 基本用法

htop

htop 的界面比 top 更加直觀,支持鼠標操作和顏色顯示。

2.3 常用快捷鍵

  • F1:顯示幫助。
  • F2:進入設置菜單。
  • F3:搜索進程。
  • F4:過濾進程。
  • F5:樹狀顯示進程。
  • F6:選擇排序方式。
  • F9:終止進程。
  • F10:退出 htop。

3. vmstat 命令

vmstat 命令用于報告虛擬內存統計信息,包括進程、內存、分頁、塊IO、陷阱和CPU活動。

3.1 基本用法

vmstat [選項] [間隔時間] [次數]

例如,每2秒報告一次,共報告5次:

vmstat 2 5

3.2 輸出解釋

  • procs
    • r:等待運行的進程數。
    • b:不可中斷的睡眠進程數。
  • memory
    • swpd:使用的虛擬內存量。
    • free:空閑內存量。
    • buff:用作緩沖區的內存量。
    • cache:用作緩存的內存量。
  • swap
    • si:從磁盤交換到內存的量。
    • so:從內存交換到磁盤的量。
  • io
    • bi:從塊設備讀取的塊數。
    • bo:寫入塊設備的塊數。
  • system
    • in:每秒中斷數。
    • cs:每秒上下文切換數。
  • cpu
    • us:用戶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 sy:內核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 id:空閑CPU百分比。
    • wa:等待IO的CPU百分比。
    • st:虛擬機偷取的CPU百分比。

4. iostat 命令

iostat 命令用于監控系統的輸入/輸出設備負載情況。

4.1 安裝 sysstat

iostatsysstat 包的一部分,通常需要手動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sysstat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sysstat      # CentOS/RHEL

4.2 基本用法

iostat [選項] [間隔時間] [次數]

例如,每2秒報告一次,共報告5次:

iostat 2 5

4.3 輸出解釋

  • Device:設備名稱。
  • tps:每秒傳輸次數。
  • kB_read/s:每秒讀取的數據量(KB)。
  • kB_wrtn/s:每秒寫入的數據量(KB)。
  • kB_read:讀取的總數據量(KB)。
  • kB_wrtn:寫入的總數據量(KB)。

5. free 命令

free 命令用于顯示系統的內存使用情況。

5.1 基本用法

free [選項]

常用選項:

  • -h:以人類可讀的格式顯示。
  • -m:以MB為單位顯示。
  • -g:以GB為單位顯示。

5.2 輸出解釋

  • total:總內存量。
  • used:已使用的內存量。
  • free:空閑的內存量。
  • shared:共享內存量。
  • buff/cache:緩沖區和緩存的內存量。
  • available:可用的內存量。

6. sar 命令

sar 命令是 sysstat 包的一部分,用于收集、報告和保存系統活動信息。

6.1 基本用法

sar [選項] [間隔時間] [次數]

例如,每2秒報告一次,共報告5次:

sar 2 5

6.2 輸出解釋

sar 命令的輸出非常詳細,涵蓋了CPU、內存、磁盤、網絡等多個方面的信息。具體輸出內容取決于使用的選項。

7. netstat 命令

netstat 命令用于顯示網絡連接、路由表、接口統計信息等。

7.1 基本用法

netstat [選項]

常用選項:

  • -a:顯示所有連接和監聽端口。
  • -t:顯示TCP連接。
  • -u:顯示UDP連接。
  • -n:以數字形式顯示地址和端口號。
  • -p:顯示進程ID和程序名稱。

7.2 輸出解釋

  • Proto:協議類型(TCP/UDP)。
  • Recv-Q:接收隊列大小。
  • Send-Q:發送隊列大小。
  • Local Address:本地地址和端口。
  • Foreign Address:遠程地址和端口。
  • State:連接狀態。

8. ss 命令

ss 命令是 netstat 的替代工具,用于顯示套接字統計信息。

8.1 基本用法

ss [選項]

常用選項:

  • -t:顯示TCP連接。
  • -u:顯示UDP連接。
  • -n:以數字形式顯示地址和端口號。
  • -p:顯示進程ID和程序名稱。
  • -s:顯示匯總統計信息。

8.2 輸出解釋

ss 命令的輸出與 netstat 類似,但更加簡潔和高效。

9. dstat 命令

dstat 命令是一個多功能的系統資源統計工具,可以實時顯示CPU、內存、磁盤、網絡等資源的使用情況。

9.1 安裝 dstat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dstat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dstat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dstat      # CentOS/RHEL

9.2 基本用法

dstat [選項]

常用選項:

  • -c:顯示CPU使用情況。
  • -d:顯示磁盤使用情況。
  • -m: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 -n:顯示網絡使用情況。
  • -p:顯示進程信息。
  • -s:顯示系統信息。

9.3 輸出解釋

dstat 的輸出非常直觀,可以同時顯示多個資源的使用情況。

10. mpstat 命令

mpstat 命令用于顯示每個CPU的統計信息。

10.1 基本用法

mpstat [選項] [間隔時間] [次數]

例如,每2秒報告一次,共報告5次:

mpstat 2 5

10.2 輸出解釋

  • CPU:CPU編號。
  • %usr:用戶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 %nice:nice值為正的進程占用CPU百分比。
  • %sys:內核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 %iowait:等待IO的CPU百分比。
  • %irq:硬件中斷占用CPU百分比。
  • %soft:軟件中斷占用CPU百分比。
  • %steal:虛擬機偷取的CPU百分比。
  • %guest:運行虛擬機的CPU百分比。
  • %idle:空閑CPU百分比。

11. pidstat 命令

pidstat 命令用于監控進程的CPU、內存、IO等資源使用情況。

11.1 基本用法

pidstat [選項] [間隔時間] [次數]

例如,每2秒報告一次,共報告5次:

pidstat 2 5

11.2 輸出解釋

  • PID:進程ID。
  • %usr:用戶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 %system:內核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 %guest:運行虛擬機的CPU百分比。
  • %CPU:總CPU使用率。
  • CPU:進程運行的CPU編號。
  • Command:進程名稱。

12. lsof 命令

lsof 命令用于列出打開的文件和進程。

12.1 基本用法

lsof [選項]

常用選項:

  • -i:顯示網絡連接。
  • -u:顯示指定用戶的打開文件。
  • -p:顯示指定進程的打開文件。

12.2 輸出解釋

  • COMMAND:進程名稱。
  • PID:進程ID。
  • USER:運行進程的用戶。
  • FD:文件描述符。
  • TYPE:文件類型。
  • DEVICE:設備號。
  • SIZE/OFF:文件大小或偏移量。
  • NODE:節點號。
  • NAME:文件名。

13. iftop 命令

iftop 命令用于實時監控網絡流量。

13.1 安裝 iftop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iftop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iftop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iftop      # CentOS/RHEL

13.2 基本用法

iftop [選項]

常用選項:

  • -i:指定網絡接口。
  • -n:不解析主機名。
  • -p:顯示端口號。

13.3 輸出解釋

iftop 的輸出顯示了每個連接的實時帶寬使用情況,包括發送和接收的流量。

14. nmon 命令

nmon 命令是一個交互式的系統監控工具,可以顯示CPU、內存、磁盤、網絡等資源的使用情況。

14.1 安裝 nmon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nmon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nmon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nmon      # CentOS/RHEL

14.2 基本用法

nmon

運行 nmon 后,您可以通過快捷鍵切換不同的監控視圖。

14.3 常用快捷鍵

  • c:顯示CPU使用情況。
  • m: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 d:顯示磁盤使用情況。
  • n:顯示網絡使用情況。
  • q:退出 nmon。

15. glances 命令

glances 是一個跨平臺的系統監控工具,提供了豐富的系統信息。

15.1 安裝 glances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glances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glances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glances      # CentOS/RHEL

15.2 基本用法

glances

glances 提供了一個簡潔的界面,顯示了CPU、內存、磁盤、網絡等資源的使用情況。

15.3 輸出解釋

glances 的輸出非常直觀,可以快速查看系統的整體狀態。

16. iotop 命令

iotop 命令用于監控磁盤IO活動。

16.1 安裝 iotop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iotop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iotop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iotop      # CentOS/RHEL

16.2 基本用法

iotop [選項]

常用選項:

  • -o:只顯示有IO活動的進程。
  • -P:顯示進程ID。

16.3 輸出解釋

  • TID:線程ID。
  • PRIO:優先級。
  • USER:運行進程的用戶。
  • DISK READ:磁盤讀取速度。
  • DISK WRITE:磁盤寫入速度。
  • SWAPIN:交換空間使用率。
  • IO:IO等待時間。
  • COMMAND:進程名稱。

17. atop 命令

atop 命令是一個高級的系統監控工具,可以記錄系統活動并生成報告。

17.1 安裝 atop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atop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atop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atop      # CentOS/RHEL

17.2 基本用法

atop [選項]

常用選項:

  • -r:讀取歷史記錄。
  • -w:記錄系統活動。

17.3 輸出解釋

atop 的輸出非常詳細,涵蓋了CPU、內存、磁盤、網絡等多個方面的信息。

18. perf 命令

perf 命令是Linux內核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用于分析CPU、內存、緩存等性能問題。

18.1 安裝 perf

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中,perf 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tools-common linux-tools-generic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perf                                       # CentOS/RHEL

18.2 基本用法

perf [選項]

常用選項:

  • record:記錄性能數據。
  • report:生成性能報告。
  • stat:顯示性能統計信息。

18.3 輸出解釋

perf 的輸出非常專業,適合高級用戶進行性能分析。

19. strace 命令

strace 命令用于跟蹤系統調用和信號。

19.1 基本用法

strace [選項] 命令

常用選項:

  • -p:跟蹤指定進程。
  • -c:統計系統調用。
  • -f:跟蹤子進程。

19.2 輸出解釋

strace 的輸出顯示了進程執行的系統調用和信號,適合調試和分析程序行為。

20. tcpdump 命令

tcpdump 命令用于捕獲和分析網絡流量。

20.1 基本用法

tcpdump [選項]

常用選項:

  • -i:指定網絡接口。
  • -n:不解析主機名。
  • -c:捕獲指定數量的數據包。
  • -w:將捕獲的數據包寫入文件。

20.2 輸出解釋

tcpdump 的輸出顯示了捕獲的網絡數據包,適合網絡故障排查和分析。

結論

Linux系統提供了豐富的性能監控工具和命令,幫助系統管理員和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和優化系統性能。本文介紹了一些常用的性能檢查命令,包括 top、htop、vmstat、iostat、free、sar、netstat、ss

向AI問一下細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I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