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行業發展史表明,初期國家為了支持某行業的發展,總是給其提供寬松的環境,甚至對一些打 擦邊球、鉆政策空子的行為也是睜只眼閉只眼,但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高速發展的時期,國家有關部門就會插手進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規范、監督與管理,以保證行業繼續健康發展。
中國央行高官提出,“一些市場創新產品,如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在缺乏規范約束的情況下發展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需要相應的法規制度進行規范管理”,而網上支付、移動支付是第三方支付主要的運營形式,很明顯高官的這句話就是向第三方支付行業傳遞一個明顯的信號:要對第三方支付行業進行治理了。
第三方支付行業確實該治理,無序競爭使各家的利潤不高甚至在虧損中經營,沒有造血功能行業生命力就不強。大多數第三方支付平臺還是靠收取支付手續費,即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確定一個基本的手續費率,繳給銀行;然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這個費率上加上自己的 毛利潤,向客戶收取費用。但是由于競爭的殘酷,為搶占更多的客戶,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甚至不惜血本,將向客戶的提成份額一降再降,優惠條件層出不窮,不少第三方支付企業在很長時間一直在賠本賺吆喝。
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銀行的微妙關系
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銀行的關系比較微妙。第三方支付一旦做大,將與銀行的網上銀行及網上支付搶生意,甚至有可能會取得銀行牌照、變身做零售銀行的可能,因此它的靠山銀行絕對不會養虎為患。反過來說,第三方支付也為將來銀行推出網上電子支付業務扮演了排頭兵沖鋒陷陣的角色,使銀行網上電子支付業務的推出更容易一些,因此銀行也不想做得太絕,把其扼殺在搖籃中,這有點卸磨殺驢之嫌。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的業務沖突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的業務沖突看來不是很明顯,但在不遠 的將來就會越來越明顯,但如前所述,由于第三方支付在以前也為銀行做了不少有益的事,馬上翻臉扼殺第三方支付銀行可能也有所顧忌,因此銀行業為了避免同第三方支付企業 撕破臉,就曾給第三方支付企業指出一條出路,某銀行行長就曾直言不諱的表示:“如果是C2C的形式,第三方支付就很有存在的必要。因為賣家眾多、也比較零散,管理需要耗費很多時間,銀行的精力有限; 但如果是B2C,一些大商戶不見得比第三方支付機構能力弱,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直接介入就可以了?!毖韵轮?,第三方支付還是到C2C去發展吧。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共贏發展
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科技與金融、線上與線下的跨平臺性特征,使其積累的行業經驗與用戶數據更為多維度。他們可以通過最新的科技手段,對線上、線下的用戶行為數據進行跟蹤、分析、挖掘,將這些數據同銀行的信貸等業務進行對接,便可以創造出新型的融資模式,比如現在大家都在關注的互聯網金融。
雖然當下第三方支付企業整體規模相對銀行來講依舊偏小,但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創新性與靈活性已經引起了銀行的重視。第三方支付企業同用戶的距離更近,能夠更為清楚的獲取用戶需求,并且快速滿足。因此,銀行在銀行卡、信貸、基礎金融服務等業務上應當積極同第三方支付企業合作。比如在部分 中小銀行因網點少信用卡還款不便,導致 信用卡業務發展緩慢,與第三方支付企業合作可以解決以上問題。
網上銀行
除了第三方支付企業之間的殘酷競爭外,原來第三方支付所依賴的銀行也逐漸從幕布后走向前臺,大有取代第三方支付企業之勢。當初,第三方支付企業出現時,銀行認為第三方支付有利于為自己發展新業務,且不管這些支付企業怎么折騰,也都不會威脅到銀行自身在這個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使得銀行對于當初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能夠持一種比較開明寬容的態度。而銀行好象對于網上支付的這塊肥肉也產生了興趣, 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都已經在網上電子支付投入了很大力量,除此之外,中國央行批準的15家外資銀行準許在中國開辦網上銀行,這無疑會在中國銀行業開放之后對中國國內第三方支付企業造成致命沖擊。
最后必須要提及的是第三方支付企業背后往往有外資、內資或知名電子商務網站等資金較為雄厚的投資者支撐,在當前為了占領地盤微利經營甚至虧本經營的時期,投資者的支持與否甚至能決定第三方支付能否生存下去,但當前大環境的投資趨冷將使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時代進步,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著改變,這其中的影響因素,包括手機、包括網絡、包括電子商務,甚至包括我們的支付手段。 改變背后的無限商機用 E-mail來進行網上支付;打個電話報上信用卡號就能預訂機票;用手機上網交水費、電費、游戲費……在中國人還沒有完全適應從紙制貨幣進化到“塑膠貨幣”(信用卡)的今天,網絡銀行、 手機錢包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經悄然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崛起也吸引了 國際金融機構的注意,渣打銀行(中國)昨日與支付寶(聯合宣布推出“渣打銀行——支付寶 快捷支付”服務。今后,渣打中國 借記卡用戶可以用支付寶快捷支付進行網上支付,這是外資銀行首次開通網上快捷支付服務。
據
易觀國際8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達
到4546億元,
環比增長33%,比同期增長89%。易寶支付副總裁
余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受更多傳統企業進軍電子商務影響,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年底前將輕松突破1萬億。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核心業務是線上支付市場,該市場從2004年開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2008年和2009年里爆發增長,特別是2010年 中國人民銀行《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的,第三方支付行業結束了原始成長期,被正式納入國家監管體系,擁有合法的身份。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將面臨行業高度集中與 差異化優勢并存格局,并迎來盈利模式的變革突破,同時也鳴響了國內支付行業 淘汰賽開始的槍聲。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