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docs.pnp4nagios.org/pnp-0.6/modes
Synchronous Mode

第一種:同步模式
最簡單的一種模式,設置簡單;nagios為每個服務和主機調用process_perfdata腳本各自的去處理接收到的數據;同步模式下在工作比較好的情況下每五分鐘可以處理大約1000個服務,所以此模式性能比較差,不能應用到比較大的環境下。
Bulk Mode

第二種:容器模式
引用一個spool文件來充當臨時的容器,收集到一定的時間段以后調用process_perfdata.pl來讀取spool臨時文件來更新RRD數據庫和寫XML元數據,所以此模式相對于系統調用少,但是process_perfdata.pl腳本執行的時間長,性能比第一種有質的提高,但是會出現數據更新的延時,原引官方網站的列子:
snippetof var/perfdata.log:
2007-10-1812:05:01 [21138] 71 Lines processed
2007-10-18 12:05:01 [21138] .../spool/service-perfdata-1192701894-PID-21138deleted
2007-10-18 12:05:01 [21138] PNP exiting (runtime 0.060969s) ...
71行數據執行只需要0.06秒,這意味著十秒鐘就可以執行2000個服務,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nagios整整執行了0.06秒的時間。
Bulk Mode with NPCD

第三種:由NPCD管理的容器模式
這是目前為止PNP4Nagios最好的工作模式,nagios使用臨時文件來存儲過一段時間要執行的數據,nagios不直接執行這個臨時文件中的數據,而是把這個臨時文件移動到spool目錄里面,因為是同文件系統內的移動,所以幾乎不花費什么時間,然后nagios就去繼續執行重要的工作,然后NPCD進程掃描spool目錄,如果發現新的spool文件調用process_perfdata.pl腳本來執行;NPCD進程是nagios優化的C進程,使用NPCD進程來處理spool文件以后,就可以把nagios進程中處理這些數據上解放出來去做重要的工作,并不需要中斷,而且NPCD可以使用多個線程來來處理數據,所以性能很優越。
Bulk Mode with npcdmod

第四種:NPCD模塊化的容器模式
使用Nagios4的話加載此模塊會失敗,而且至今也沒有相關的計劃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如果你使用Nagios4的話就選擇其他的工作模式吧
這種方案包括npcdmod.o和NEB-module模塊,簡化了在“BulkMode with NPCD”模式下nagios.cfg文檔內的配置,而且這種模式提供一樣的功能和性能。
Gearman Mode

第五種:Gearman模式
0.6.12版本以后PNP4Nagios出的一個gearman模式,在比較大的nagios環境下才肯呢過使用這個mod_gearman,Nagios和PNP4Nagios運行在不同的機器上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