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synchronized
關鍵字是實現線程同步的重要機制。為了在多線程環境下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線程安全,synchronized
提供了簡單易用的鎖機制。然而,隨著并發量的增加,簡單的鎖機制可能會導致性能瓶頸。為了優化性能,JVM引入了鎖升級的概念,即根據競爭情況動態調整鎖的級別。本文將深入分析Java Synchronized
鎖升級的原理及過程,并結合源碼進行詳細解析。
在Java中,synchronized
鎖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鎖的升級過程是指從偏向鎖到輕量級鎖,再到重量級鎖的逐步升級過程。JVM會根據線程競爭情況動態調整鎖的級別,以優化性能。
偏向鎖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個線程獲得了鎖,那么鎖會偏向這個線程,后續該線程再次獲取鎖時不需要進行任何同步操作。偏向鎖的目的是減少無競爭情況下的鎖開銷。
當一個線程首次進入同步塊時,JVM會檢查對象頭的Mark Word,如果發現沒有偏向鎖,則會嘗試通過CAS操作將Mark Word設置為偏向鎖狀態,并記錄線程ID。
如果另一個線程嘗試獲取偏向鎖,JVM會撤銷偏向鎖,并將鎖升級為輕量級鎖。撤銷偏向鎖的過程需要暫停持有偏向鎖的線程(即STW,Stop-The-World)。
輕量級鎖的核心思想是:通過CAS操作避免線程阻塞,適用于多個線程交替訪問同步塊的場景。
當一個線程嘗試獲取輕量級鎖時,JVM會將對象頭的Mark Word復制到線程棧中的鎖記錄(Lock Record)中,然后嘗試通過CAS操作將對象頭的Mark Word替換為指向鎖記錄的指針。如果CAS操作成功,則線程獲取鎖;如果失敗,則說明有其他線程競爭鎖,此時鎖會升級為重量級鎖。
當線程釋放輕量級鎖時,JVM會通過CAS操作將鎖記錄中的Mark Word還原到對象頭中。如果CAS操作失敗,則說明鎖已經升級為重量級鎖,此時需要釋放重量級鎖。
重量級鎖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操作系統級別的互斥量(Mutex)實現線程阻塞,適用于多個線程競爭訪問同步塊的場景。
當一個線程嘗試獲取重量級鎖時,JVM會將對象頭的Mark Word替換為指向重量級鎖的指針,并將線程阻塞,直到鎖被釋放。
當線程釋放重量級鎖時,JVM會喚醒等待鎖的線程,并將對象頭的Mark Word還原為無鎖狀態。
在HotSpot虛擬機中,偏向鎖的實現主要位于biasedLocking.cpp
文件中。以下是偏向鎖獲取和撤銷的關鍵代碼片段:
// 偏向鎖獲取
void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nter(Handle obj, BasicLock* lock, TRAPS) {
if (UseBiasedLocking) {
if (!SafepointSynchronize::is_at_safepoint()) {
BiasedLocking::revoke_and_rebias(obj, false, THREAD);
} else {
BiasedLocking::revoke_at_safepoint(obj);
}
}
// 輕量級鎖獲取
slow_enter(obj, lock, THREAD);
}
// 偏向鎖撤銷
void BiasedLocking::revoke_and_rebias(Handle obj, bool attempt_rebias, TRAPS) {
// 撤銷偏向鎖
if (attempt_rebias) {
// 嘗試重新偏向
} else {
// 撤銷偏向鎖
}
}
輕量級鎖的實現主要位于interpreterRuntime.cpp
文件中。以下是輕量級鎖獲取和釋放的關鍵代碼片段:
// 輕量級鎖獲取
void InterpreterRuntime::monitorenter(JavaThread* thread, BasicObjectLock* elem) {
Handle h_obj(thread, elem->obj());
if (UseBiasedLocking) {
// 偏向鎖處理
}
// 輕量級鎖處理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nter(h_obj, elem->lock(), thread);
}
// 輕量級鎖釋放
void InterpreterRuntime::monitorexit(JavaThread* thread, BasicObjectLock* elem) {
Handle h_obj(thread, elem->obj());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xit(h_obj(), elem->lock(), thread);
}
重量級鎖的實現主要位于objectMonitor.cpp
文件中。以下是重量級鎖獲取和釋放的關鍵代碼片段:
// 重量級鎖獲取
void ObjectMonitor::enter(TRAPS) {
// 獲取鎖
if (TryLock(Self) > 0) {
// 成功獲取鎖
return;
}
// 阻塞線程
EnterI(THREAD);
}
// 重量級鎖釋放
void ObjectMonitor::exit(TRAPS) {
// 釋放鎖
if (TryRelease(Self) > 0) {
// 成功釋放鎖
return;
}
// 喚醒等待線程
ExitEpilog(Self);
}
鎖升級的目的是在多線程環境下根據競爭情況動態調整鎖的級別,以優化性能。偏向鎖適用于無競爭場景,輕量級鎖適用于低競爭場景,重量級鎖適用于高競爭場景。通過鎖升級,JVM能夠在不同場景下選擇最合適的鎖機制,從而減少鎖開銷,提高并發性能。
Java Synchronized
鎖升級機制是JVM優化并發性能的重要手段。通過偏向鎖、輕量級鎖和重量級鎖的動態升級,JVM能夠在不同競爭場景下選擇最合適的鎖機制,從而減少鎖開銷,提高并發性能。本文通過源碼分析詳細介紹了鎖升級的原理及過程,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深入理解Java Synchronized
鎖機制的工作原理。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