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racle數據庫的性能調優和故障診斷過程中,動態性能視圖(Dynamic Performance Views)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v$active_session_history
(簡稱ASH)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視圖,它記錄了數據庫中活動的會話歷史信息。通過分析這些信息,數據庫管理員(DBA)可以快速定位性能瓶頸、識別資源爭用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
本文將詳細介紹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的結構、應用場景、使用方法以及實際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一強大的工具。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概述v$active_session_history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是Oracle數據庫中的一個動態性能視圖,它記錄了數據庫中活動的會話歷史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會話的SQL語句、等待事件、CPU使用情況等。ASH視圖的數據來源于Oracle的Active Session History(ASH)機制,該機制會定期采樣數據庫中的活動會話,并將這些采樣數據存儲在內存中。
ASH機制通過定期采樣(默認每秒一次)來捕獲數據庫中的活動會話信息。每次采樣時,ASH會記錄當前正在執行的SQL語句、等待事件、CPU使用情況等關鍵信息。這些采樣數據會被存儲在SGA(System Global Area)的ASH緩沖區中,并可以通過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進行查詢。
ASH緩沖區的大小是有限的,當緩沖區滿時,舊的采樣數據會被覆蓋。因此,ASH視圖中的數據通常只保留最近一段時間(通常是1小時)的活動會話歷史。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的結構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包含多個列,每個列都提供了關于活動會話的詳細信息。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列及其含義:
SAMPLE_ID
: 采樣ID,唯一標識一次采樣。SAMPLE_TIME
: 采樣的時間戳。SESSION_ID
: 會話ID,唯一標識一個會話。SESSION_SERIAL#
: 會話的序列號,用于唯一標識一個會話實例。USER_ID
: 用戶ID,標識會話所屬的用戶。SQL_ID
: 當前正在執行的SQL語句的ID。SQL_CHILD_NUMBER
: SQL語句的子游標編號。SQL_OPCODE
: SQL操作碼,標識SQL語句的類型(如SELECT、INSERT等)。SQL_PLAN_HASH_VALUE
: SQL執行計劃的哈希值。SQL_EXEC_ID
: SQL執行的ID,唯一標識一次SQL執行。SQL_EXEC_START
: SQL執行的開始時間。TOP_LEVEL_SQL_ID
: 頂層SQL語句的ID(如果是嵌套SQL)。TOP_LEVEL_SQL_OPCODE
: 頂層SQL語句的操作碼。PLSQL_ENTRY_OBJECT_ID
: PL/SQL入口對象的ID。PLSQL_ENTRY_SUBPROGRAM_ID
: PL/SQL入口子程序的ID。PLSQL_OBJECT_ID
: PL/SQL對象的ID。PLSQL_SUBPROGRAM_ID
: PL/SQL子程序的ID。MODULE
: 應用程序模塊名稱。ACTION
: 應用程序操作名稱。CLIENT_ID
: 客戶端標識符。SERVICE_NAME
: 服務名稱。WT_CLASS
: 等待事件的類別(如CPU、I/O等)。WT_TIME
: 等待時間(微秒)。SESSION_STATE
: 會話狀態(如WTING、ON CPU等)。TIME_WTED
: 等待時間(微秒)。BLOCKING_SESSION_STATUS
: 阻塞會話的狀態。BLOCKING_SESSION
: 阻塞會話的ID。BLOCKING_SESSION_SERIAL#
: 阻塞會話的序列號。EVENT
: 等待事件的名稱。P1
, P2
, P3
: 等待事件的參數。P1TEXT
, P2TEXT
, P3TEXT
: 等待事件參數的描述。CURRENT_OBJ#
: 當前對象的ID。CURRENT_FILE#
: 當前文件的ID。CURRENT_BLOCK#
: 當前塊的ID。CURRENT_ROW#
: 當前行的ID。TOP_LEVEL_CALL#
: 頂層調用的ID。CONSUMER_GROUP_ID
: 資源消費者組的ID。XID
: 事務ID。REMOTE_INSTANCE#
: 遠程實例的ID。TIME_MODEL
: 時間模型。IN_CONNECTION_MGMT
: 是否在連接管理中。IN_PARSE
: 是否在解析中。IN_HARD_PARSE
: 是否在硬解析中。IN_SQL_EXECUTION
: 是否在SQL執行中。IN_PLSQL_EXECUTION
: 是否在PL/SQL執行中。IN_PLSQL_RPC
: 是否在PL/SQL遠程過程調用中。IN_PLSQL_COMPILATION
: 是否在PL/SQL編譯中。IN_JAVA_EXECUTION
: 是否在Java執行中。IN_BIND
: 是否在綁定中。IN_CURSOR_CLOSE
: 是否在游標關閉中。IN_SEQUENCE_LOAD
: 是否在序列加載中。IN_COMMIT
: 是否在提交中。IN_ROLLBACK
: 是否在回滾中。IN_NETWORK
: 是否在網絡中。IN_DISK_IO
: 是否在磁盤I/O中。IN_BUFFER_GET
: 是否在緩沖區獲取中。IN_LATCH
: 是否在閂鎖中。IN_LOCK
: 是否在鎖中。IN_OTHER
: 是否在其他中。v$active_session_history
的應用場景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在數據庫性能調優和故障診斷中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應用場景:
通過分析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等待事件和CPU使用情況,可以快速識別數據庫中的性能瓶頸。例如,如果發現某個SQL語句的等待事件主要集中在I/O操作上,那么可能需要優化該SQL語句的I/O性能。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記錄了每個會話正在執行的SQL語句及其執行計劃。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了解SQL語句的執行效率,識別執行計劃中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優化。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BLOCKING_SESSION
列可以用于診斷鎖爭用問題。通過分析阻塞會話的信息,可以識別出哪些會話正在等待鎖資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鎖爭用問題。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CONSUMER_GROUP_ID
列可以用于監控資源消費者組的使用情況。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了解不同資源消費者組的資源使用情況,并進行相應的資源分配和優化。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MODULE
、ACTION
和CLIENT_ID
列可以用于分析應用程序的行為。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了解應用程序的哪些模塊或操作導致了性能問題,并進行相應的優化。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的使用方法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要查詢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可以使用標準的SQL查詢語句。以下是一個簡單的查詢示例,用于獲取最近10分鐘內的活動會話歷史:
SELECT sample_time, session_id, sql_id, event, wait_time, time_waited
FROM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WHERE sample_time > SYSDATE - INTERVAL '10' MINUTE;
通過分析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等待事件,可以識別數據庫中的性能瓶頸。以下是一個查詢示例,用于獲取最近10分鐘內等待事件最多的SQL語句:
SELECT sql_id, event, COUNT(*) AS wait_count
FROM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WHERE sample_time > SYSDATE - INTERVAL '10' MINUTE
GROUP BY sql_id, event
ORDER BY wait_count DESC;
通過分析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SQL執行情況,可以了解SQL語句的執行效率。以下是一個查詢示例,用于獲取最近10分鐘內執行時間最長的SQL語句:
SELECT sql_id, MAX(time_waited) AS max_wait_time
FROM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WHERE sample_time > SYSDATE - INTERVAL '10' MINUTE
GROUP BY sql_id
ORDER BY max_wait_time DESC;
通過分析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阻塞會話信息,可以診斷鎖爭用問題。以下是一個查詢示例,用于獲取最近10分鐘內被阻塞的會話信息:
SELECT blocking_session, blocking_session_serial#, session_id, session_serial#, event
FROM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WHERE blocking_session IS NOT NULL
AND sample_time > SYSDATE - INTERVAL '10' MINUTE;
通過分析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資源消費者組信息,可以監控資源使用情況。以下是一個查詢示例,用于獲取最近10分鐘內資源消費者組的使用情況:
SELECT consumer_group_id, COUNT(*) AS session_count
FROM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WHERE sample_time > SYSDATE - INTERVAL '10' MINUTE
GROUP BY consumer_group_id
ORDER BY session_count DESC;
通過分析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中的應用程序模塊和操作信息,可以分析應用程序的行為。以下是一個查詢示例,用于獲取最近10分鐘內應用程序模塊和操作的使用情況:
SELECT module, action, COUNT(*) AS session_count
FROM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WHERE sample_time > SYSDATE - INTERVAL '10' MINUTE
GROUP BY module, action
ORDER BY session_count DESC;
假設某數據庫在某個時間段內出現了性能下降的問題,DBA通過查詢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發現某個SQL語句的等待事件主要集中在I/O操作上。通過進一步分析,DBA發現該SQL語句的執行計劃中使用了全表掃描,導致大量的I/O操作。DBA通過為該表創建索引,優化了SQL語句的執行計劃,從而解決了性能瓶頸問題。
假設某數據庫在某個時間段內出現了鎖爭用問題,DBA通過查詢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發現某個會話正在等待另一個會話釋放鎖資源。通過進一步分析,DBA發現該鎖爭用問題是由于應用程序中的事務未及時提交導致的。DBA通過優化應用程序的事務管理,解決了鎖爭用問題。
假設某數據庫在某個時間段內出現了資源使用不均衡的問題,DBA通過查詢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發現某個資源消費者組的資源使用率過高。通過進一步分析,DBA發現該資源消費者組的資源分配不合理,導致其他資源消費者組的資源不足。DBA通過調整資源消費者組的資源分配策略,解決了資源使用不均衡的問題。
假設某數據庫在某個時間段內出現了性能問題,DBA通過查詢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發現某個應用程序模塊的操作導致了大量的等待事件。通過進一步分析,DBA發現該操作在應用程序中頻繁執行,且每次執行都導致了大量的I/O操作。DBA通過優化該操作的實現,減少了I/O操作,從而解決了性能問題。
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是Oracle數據庫中一個非常有用的動態性能視圖,它記錄了數據庫中活動的會話歷史信息。通過分析這些信息,DBA可以快速識別性能瓶頸、診斷鎖爭用問題、監控資源使用情況以及分析應用程序行為。本文詳細介紹了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的結構、應用場景、使用方法以及實際案例分析,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一強大的工具。
在實際工作中,DBA應結合具體的業務場景和數據庫環境,靈活運用v$active_session_history
視圖,進行性能調優和故障診斷,從而提升數據庫的整體性能和穩定性。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