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python else語句怎么使用”的相關知識,小編通過實際案例向大家展示操作過程,操作方法簡單快捷,實用性強,希望這篇“python else語句怎么使用”文章能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常規的if...else語句我就不過多贅述了,這里提一下三元表達式,可以 有效減少代碼量 ,使代碼的整體邏輯更為清晰明了。
舉個栗子
常規語句:
if conditions: func1() else: func2()
使用三元表達式后:
# 條件滿足時執行func1,條件不滿足時執行func2 func1() if conditions else func2()
for...else 的執行邏輯是:如果for循環正常結束,則執行else中語句,注意如果 for 循環中嵌有 break 等導致for無法執行完畢,則 else 中的內容就不會執行,常用于設置flag上面,如果循環過程中出現滿足條件的情況就將flag設置為True,反之則為False,也可以有效減少代碼量。
舉個栗子
# 遍歷 for item in container: # 判斷條件是否滿足 if search_something(item): # 條件滿足,執行相關語句并跳出循環 process(item) break else: # 遍歷完并沒有滿足條件的情況,執行else語句 not_found_in_container()
正確的講,應該是try... except... else...finally...語句,常常用于捕捉異常。
舉個栗子
try:
process()
print("try語句運行正常")
except Exception as e:
# 捕捉異常類型
print("try運行異常,捕捉到的異常為:", e)
else:
# 在無異常時執行else語句
print("try語句運行正常")
finally:
# 最后執行的語句
print("最后執行的語句")這里順帶再提一下常用于異常處理的raise模塊和assert語句。
當程序出現錯誤會自動引發異常,當然也可以通過raise顯式引發異常。raise語句執行后,raise后的語句將不會執行。
raise 語句有如下三種常用的用法:
1.raise:單獨一個 raise。該語句引發當前上下文中捕獲的異常(比如在 except 塊中),或默認引發 RuntimeError 異常。
2.raise 異常類:raise 后帶一個異常類。該語句引發指定異常類的默認實例。
3.raise 異常對象:引發指定的異常對象。
舉個栗子
try:
1/0
except Exception:
raise NameError("變量未定義") from Exception在一個程序還未完善之前,與其讓它在運行時才崩潰,不如在我們覺得可能出現異常的地方添加assert語句,使得其在滿足錯誤條件時就提前崩潰,提高我們的碼力。
舉個栗子
def func(): process() # 如果conditions條件確實滿足,則返回1,反之則輸出異常 assert conditions return 1
關于“python else語句怎么使用”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識點。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