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vue3中的name屬性怎么使用”文章的知識點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所以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內容詳細,步驟清晰,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能有所收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vue3中的name屬性怎么使用”文章吧。
對于 vue@3.2.34 及以上版本,在使用 <script setup> 的單文件組件時,vue 會根據組件文件名,自動推導出 name 屬性。也就是名為 MyComponent.vue 或 my-component.vue 的文件, name 屬性為 MyComponent,而當你在組件內顯示定義 name 屬性時,會覆蓋推導出的名稱。
組件的 name 屬性不僅能用于
<KeepAlive>,而且在使用vuejs-devtools插件調試代碼的時候,對應組件也能顯示出其 name 屬性,方便我們快速定位代碼和調試。顯示的定義 name 屬性,是一個好習慣。
除此之外,如果我們要在 <script setup> 顯示定義 name 屬性,需要額外添加一個 script,也就是: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MyComponent"
}
</script>
<script setup>
...
<script>稍顯繁瑣,對此社區推出了 unplugin-vue-define-options 來簡化該操作。
使用步驟非常簡單:
1、安裝
npm i unplugin-vue-define-options -D
2、配置 vite
// vite.config.ts
import DefineOptions from 'unplugin-vue-define-options/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Vue(), DefineOptions()],
})3、使用 typescript 開發的話,需要配置 typescript 支持
// tsconfig.json
{
"compilerOptions": {
// ...
"types": ["unplugin-vue-define-options/macros-global" /* ... */]
}
}安裝配置完成后,就能使用其提供的 defineOptions API 來定義 name 屬性。
<script setup>
defineOptions({
name: "MyComponent"
})
<script>那么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對于使用了 defineOptions 的代碼: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Slots } from 'vue'
defineOptions({
name: 'Foo',
inheritAttrs: false,
})
const slots = useSlots()
</script>編譯后輸出為: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Foo',
inheritAttrs: false,
props: {
msg: { type: String, default: 'bar' },
},
emits: ['change', 'update'],
}
</script>
<script setup>
const slots = useSlots()
</script>可以發現,這和我們在上文中書寫 2 個 script 標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unplugin-vue-define-options 通過 vite 插件的方式,在編譯階段幫我們做了編寫 2 個 script 這一步,簡化了我們的開發。
以上就是關于“vue3中的name屬性怎么使用”這篇文章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小編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若想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內容,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