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Windows系統的環境里面,Linux在自定義的右鍵操作中提供了便利的個性化,只需要在 ~/.gnome2/nautilus-scripts 文件里面新建腳本文件即可。由于博主從事andriod工作,下面主要介紹該日常工作里面需要用到的腳本:
1.首先,在終端輸入路徑~/.gnome2/nautilus-scripts,然后直接輸入gedit name.txt(或者直接在文件系統里面進入該路徑新建腳本文件);
2.在打開的文字編輯框輸入以下命令:
(1)直接安裝apk文件,gnome-terminal是在執行過程中顯示終端,
$NAUTILUS_SCRIPT_SELECTED_FILE_PATHS是指右鍵選中的安裝apk文件;一般在日常的工作中install會加上 -r 參數,表示覆蓋安裝在手機上已有的apk;而 -s 參數則表示文件將安裝在手機的sd卡上:(下同)
gnome-terminal -e "adb install -rs $NAUTILUS_SCRIPT_SELECTED_FILE_PATHS"
(2)將手機文件拉到電腦對應的目錄當中,要用到 pull 命令:
gnome-terminal -e "adb pull A路徑(電腦路徑) B路徑(手機路徑,一般/sdcard/開始)"
相反地,如果是把電腦文件拉到手機里面,則是用到 push 命令:
gnome-terminal -e "adb push B路徑(手機路徑,一般/sdcard/開始) A路徑(電腦路徑)"
(3)把當前手機界面截圖,并拉到電腦里面:
adb shell /system/bin/screencap -p /sdcard/hello.png
;連接手機shell,調用手機/system/目錄的截圖命令,將截圖保存在/sdcard/目錄下,并命名為 hello的png格式圖片:
adb pull /sdcard/hello.png 電腦目錄/圖片名稱
;把截圖拉到電腦制定目錄上
操作到這里其實已經完成手機截圖拉到電腦上的步驟,但是有可能上傳的圖片并沒有自動生成理想的png格式(自己可以默認以圖片形式打開,但是圖片發送給對方就不能識別為圖片),所以我們可以在腳本中再加上修改上傳圖片格式的命令:
mv 目錄/圖片名稱 目錄/圖片名稱.png
最后,把手機生成的截圖給刪掉,不浪費內存:
adb shell rm /sdcard/hello.png
(4)另外,在我們工作中無法避免會用到Eclipse的log或者在DDMS的內存和CPU分析里面提供的圖片分析,不想做復制粘貼的重復操作,直接截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電腦上的截圖只提供了一個全屏的快捷方式,所以這里介紹一個選擇任意區域截圖的腳本:
gnome-screenshot -a
只要右鍵點擊我們新建的這個腳本,然后就可以長按鼠標左鍵選擇任意區域,松開鼠標按鍵即可完成復制粘貼操作,保存圖片一般在文件系統里面的“圖片”目錄當中。當然,也可以選擇你指定的目錄進行保存,這里不作累贅介紹。
(5)最后再介紹一個運行應用程序的簡單腳本。如果我們沒有把A應用程序放到桌面的快捷方式上(會有人不喜歡太多的應用程序圖標充斥桌面,不美觀),我們可以右鍵直接找到要運行A程序的目錄,并運行該應用程序:
cd A應用程序的存放目錄
./A應用程序 ;./應用程序-->是Linux系統運行應用程序的命令
3.在編寫完腳本以后,要對該叫問文件進行保存退出。接下來,要進行最重要的一步,修改文件權限。由于在Linux系統里面,權限是一個很重要的訪問規則,這里就不詳細地作介紹。保存后,在終端里面輸入命令:
chmod 777 新建的腳本名稱
你可以用顯示當前目錄下文件的命令 ls 來看看自己編寫的腳本文件前后顏色是否有改變。
到這里,腳本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趕緊嘗試一下自己編寫的快捷方式吧~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