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SpringBoot自動配置如何實現”的相關知識,小編通過實際案例向大家展示操作過程,操作方法簡單快捷,實用性強,希望這篇“SpringBoot自動配置如何實現”文章能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在之前的 helloworld 示例中,已經初步體會到 springboot 自動導入依賴、完成配置的爽快了。
那么,springboot 是如何實現的呢?
先看下上一篇內容示例中的pom.xml:
<!--導入父工程-->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2.3.4.RELEASE</version> </par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這里添加了一個父項目,另外只導入了一個依賴spring-boot-starter-web,最后我們所有相關的包就進來了。

整個過程中,無需關心導包問題。
每一個 springboot 工程都有一個父項目,一般都是用來做依賴管理的。
父項目中可能會申明很多的依賴,那么子項目只要繼承了父項目,后續在添加依賴的時候就不需要添加版本號了。
以上述為例,父項目使用的是2.3.4.RELEASE的 springboot 版本,所以下面添加的依賴,就無需再寫版本號。
(1)父項目如何管理版本
可以按住ctrl,然后單擊這個父項目進入一探究竟。

進來后發現他也有一個父項目spring-boot-dependencies。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2.3.4.RELEASE</version> </parent>
繼續進入到spring-boot-dependencies,在下面可以看到一個properties標簽:

這里幾乎聲明了全部我們在開發中可能會用到的 jar 包的版本。
繼續往下可以看到具體的依賴管理dependencyManagement,這里引用的就是properties里申明的版本。

舉個例子:
左側我看到有個包是logback,那么就在里面搜索下,發現這里定義好的版本就是1.2.3。

所以說,父項目的主要功能就是依賴管理,幾乎聲明了開發中常用的依賴的版本號。
(2)使用指定的版本
如果不要使用自動仲裁出的版本,而使用指定版本也是可以的。
比如 mysql 版本,自動仲裁的結果是8.0.21,但是我只想用5.1.43的版本。

添加一個properties標簽,在里面申明版本即可。
<properties> <mysql.version>5.1.43</mysql.version> </properties>
再看下導入的依賴,就已經變成指定的版本了。

再來看下最開始導入的一個依賴spring-boot-starter-web: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后續會見到更多的以spring-boot-starter命名的啟動器。在官方文檔里也有詳細的說明

什么是 starter?
starter 一組需要依賴的集合描述,也就是通常我們只需要引入一個 starter,那么對應的整個開發場景就會引入了。
比如想開始使用 Spring 和 JPA 進行數據庫訪問,那么就在項目中引入spring-boot-starter-data-jpa依賴項。
另外,注意這里spring-boot-starter-*開頭的是官方的啟動器命名方式。
這么說還有非官方的?是的,如果你覺得官方給你的 starter 場景還是不能滿足你的使用需要,那么你可以自定義 starter。
但是官方推薦自定義的命名方式使用thirdpartyproject-spring-boot-starter。
至于為什么只導入一個 starter 就可以導入整個場景的依賴,其實還是跟上面父項目一樣,maven 的依賴特性。
進入到spring-boot-starter-web,往下翻,就可以看到開發 web 場景所用到的依賴了。

所以,以后需要開發哪個場景,只要參考官方文檔導入對應的啟動器即可。
這里再回顧一下之前的 helloworld 項目中,springboot 自動配置好了哪些東西:
自動配好 tomcat
自動配好 springMVC
自動配好 web 常見功能,比如:字符編碼問題
默認的包結構:主程序所在包以及下面所有子包里的組件都會被默認掃描
各種配置擁有默認值
按需加載所有自動配置項
......
不管自動配置好什么,步驟都是:先引入、再配置。
比如 tomcat,那么前提是先引入了 tomcat 依賴,這就由上面第一部分內容所講的依賴管理完成,在引入了 web starter 后,自動引入場景。
自動引入了場景,也就引入了這個場景下所用到的各種 jar 包,接下來就是要配置這些內容,比如 tomcat、springMVC 等等。
拿 springMVC 舉例,在之前要使用 springMVC,肯定要配置DispatcherServlet,幫我們攔截所有請求。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springMVC.xml</param-value> </init-param>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現在看下之前的 helloworld 應用中,springboot 是在哪里幫我們做好配置的。
先看主程序類:
// 標記這是一個 springboot應用,這個類是主程序類,所有啟動的入口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MainApplication.class, args);
}
}可以創建個本地變量(alt+enter),可以看到這個是個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類型。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run = SpringApplication.run(MainApplication.class, args);
}
}可以使用getBeanDefinitionNames()方法,查看里面包含了哪些容器,遍歷打印出來。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返回IOC容器
final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run = SpringApplication.run(MainApplication.class, args);
// 查看容器里的組件
final String[] beanDefinitionNames = run.getBeanDefinitionNames();
for (String name: beanDefinitionNames)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接下來啟動應用,看下控制臺輸出。

在控制臺輸出里ctrl+F搜索下DispatcherServlet:

發現 IOC 容器中已經有了對應的組件。
主程序所在包以及下面所有子包里的組件都會被默認掃描,所以我們不需要配置開啟組件掃描,也可以正常使用。
但是要注意這里的范圍:

示例中就是com.pingguo.boot包下以及所有子包都可以自動掃描。
如果你就是要放到外面,還希望被掃描到,怎么辦?
那么可以使用主程序類中@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中的一個屬性scanBasePackages,擴大包的范圍即可:
@SpringBootApplication(scanBasePackages = "com.pingguo")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比如 tomcat端口,在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文件里使用 idea 輸入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帶有默認值8080:

點擊進去可看到后面都是綁定了對應的 java 類。

配置文件的值最終會綁定在對應的類上,這個類會在容器中創建對象。
比如應用中只引入了spring-boot-starter-web,那么就只有web場景的自動配置才會開啟。
springboot 中的所有自動配置,都在這里: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autoconfigure</artifactId> <version>2.3.4.RELEASE</version> <scope>compile</scope> </dependency>
點擊spring-boot-starter-web可以找到spring-boot-starter,再進入其中就可以看到spring-boot-autoconfigure。
關于“SpringBoot自動配置如何實現”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識點。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