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協議是我們目前應用很廣泛的一種協議,名字擴展開就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翻譯過來就是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它有以下幾個特點:1 它是一個公有協議,任何公司或者產品都可以使用此協議配置動態路由 2網絡規模不受限制 3支持層次化的網絡設計
分層設計包含1 骨干層 0區域就是骨干區域,一般用十進制或者點分十進制表示;
2 非骨干區域,所有非骨干區域必須連接骨干區域。
如上圖,R1,R2.R3 三個路由器相連,組成骨干區;PC16 和PC17就是非骨干區域。原理就是在這個簡單的網絡中開啟OSPF協議,則此協議會把三個路由器每個端口的IP地址中的網絡部分放入協議報文中發送出去,每個路由器經過相互學習添加到自己的路由表中,是網絡聯通。
實驗:聯通PC16和PC17
思路;兩個PC間聯通需要經過3個路由器,按照添加靜態路由思路需要在R1 /GIG0/0,R2兩個接口,R3 /GIG0/0進行配置?,F在我們不使用添加靜態路由的方式,使用OSPF協議。
步驟:1 配置PC16 IP為192.168.10.1 網關 192.168.10.254
配置PC17 IP為192.168.20.1 網關 192.168.20.254
2 配置R1接口GIG0/0 IP地址10.10.2.1
配置R1接口GIGI0/1 IP地址192.168.10.254
配置R2接口GIG0/0 IP地址10.10.2.2
配置R2接口GIGI0/1 IP地址10.10.3.1
配置R3接口GIG0/0 IP地址10.10.3.2
配置R1接口GIGI0/1 IP地址192.168.20.254
3 配置動態路由
對R1進行配置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0.2.0 0.0.0.255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ea 0
對R2進行配置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network 10.10.2.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0.10.3.0 0.0.0.255 area 0
對R3進行配置
R3(config)#router ospf 1 //啟用OSPF 1
R3(config-router)#network 10.10.3.0 0.0.0.255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0.0.0.255 area 0 // NETWORK后面的IP地址范圍所覆蓋的端口都啟用OSPF協議,該端口可以發送該協議報文;該端口可以接受該協議報文;0.0.0.255反掩碼表示IP地址中網段部分放入協議報文中傳輸出去,傳輸范圍是area 0,就是在骨干層傳輸,達到讓每個路由器學習到此內容的目的。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