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Linux history命令如何使用”,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Linux history命令如何使用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Linux history命令如何使用”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顯示或操作歷史列表。
history [-c] [-d offset] [n] history -anrw [filename] history -ps arg [arg...]
顯示歷史列表。
操作歷史列表。
-c 清空歷史列表。 -d offset 根據offset刪除記錄。如果是正數則表示offset位置的記錄,如果為負數則表示從結尾向前offset位置的記錄。 -a 將當前終端的歷史記錄行添加到歷史記錄文件。 -n 將尚未從歷史文件中讀取的歷史行追加到當前歷史列表中。 -r 讀取歷史文件,并將其內容附加到歷史列表中。 -w 將當前歷史記錄列表附加到歷史記錄文件中并且附加它們到歷史列表中。 -p 在每個arg上執行歷史記錄擴展并在標準輸出上顯示結果,而不將結果存儲在歷史記錄列表中。 -s 將每個arg作為單個條目附加到歷史記錄列表。
n:可選,只列出最近的n條記錄。
filename:可選,表示歷史文件;默認調用順序為filename、環境變量HISTFILE、~/.bash_history。
返回成功,除非提供了非法選項或出現了錯誤。
使用history命令顯示最近使用的10條歷史命令
[root@localhost ~]# history 10 92 ls 93 cd .. 94 ls 95 exit 96 ls -a 97 cd .ssh/ 98 ls 99 cat known_hosts 100 exit 101 history 10
清空歷史記錄
[root@localhost ~]# history -c
更多實例:
# 執行第 n 條歷史命令 [root@localhost ~]# !n # 執行最后一條 xxx 開頭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xxx
在命令行中,可以使用符號!執行指定序號的歷史命令。例如,要執行第2個歷史命令,則輸入!2。
關閉終端后,歷史列表將被寫入歷史文件~/.bash_history。
環境變量HISTSIZE決定了歷史文件中命令的存儲數量,默認存儲1000條。
環境變量HISTTIMEFORMAT如果是非空值,則使用其值作為strftime(3)打印相關時間戳的格式字符串添加在每個顯示的歷史記錄之前;否則不會打印時間戳。
該命令是bash內建命令,相關的幫助信息請查看help命令。
到此,關于“Linux history命令如何使用”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