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Linux的ifstat命令有什么用”的相關知識,小編通過實際案例向大家展示操作過程,操作方法簡單快捷,實用性強,希望這篇“Linux的ifstat命令有什么用”文章能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http://gael.roualland.free.fr/ifstat/ (官網) wget http://gael.roualland.free.fr/ifstat/ifstat-1.1.tar.gz
tar -zxvf ifstat-1.1.tar.gz cd ifstat-1.1 ./configure #默認會安裝到/usr/local/bin/目錄中 make ;make install
注釋:執行which ifstat輸出/usr/local/bin/ifstat
-l 監測環路網絡接口(lo)。缺省情況下,ifstat監測活動的所有非環路網絡接口。經使用發現,加上-l參數能監測所有的網絡接口的信息,而不是只監測 lo的接口信息,也就是說,加上-l參數比不加-l參數會多一個lo接口的狀態信息。 -a 監測能檢測到的所有網絡接口的狀態信息。使用發現,比加上-l參數還多一個plip0的接口信息,搜索一下發現這是并口(網絡設備中有一 個叫PLIP (Parallel Line Internet Protocol). 它提供了并口...) -z 隱藏流量是無的接口,例如那些接口雖然啟動了但是未用的 -i 指定要監測的接口,后面跟網絡接口名 -s 等于加-d snmp:[comm@][#]host[/nn]] 參數,通過SNMP查詢一個遠程主機 -h 顯示簡短的幫助信息 -n 關閉顯示周期性出現的頭部信息(也就是說,不加-n參數運行ifstat時最頂部會出現網絡接口的名稱,當一屏顯示不下時,會再一次出現接口的名稱,提示我們顯示的流量信息具體是哪個網絡接口的。加上-n參數把周期性的顯示接口名稱關閉,只顯示一次) -t 在每一行的開頭加一個時間 戳(能告訴我們具體的時間) -T 報告所有監測接口的全部帶寬(最后一列有個total,顯示所有的接口的in流量和所有接口的out流量,簡單的把所有接口的in流量相加,out流量相 加) -w 用指定的列寬,而不是為了適應接口名稱的長度而去自動放大列寬 -W 如果內容比終端窗口的寬度還要寬就自動換行 -S 在同一行保持狀態更新(不滾動不換行)注:如果不喜歡屏幕滾動則此項非常方便,與bmon的顯示方式類似 -b 用kbits/s顯示帶寬而不是kbytes/s -q 安靜模式,警告信息不出現 -v 顯示版本信息 -d 指定一個驅動來收集狀態信息
[root@flow_video]# ifstat -tT Time eth0 eth2 eth3 eth4 Total HH:MM:SS KB/s in KB/s out KB/s in KB/s out KB/s in KB/s out KB/s in KB/s out KB/s in KB/s out 16:53:04 0.84 0.62 1256.27 1173.05 0.12 0.18 0.00 0.00 1257.22 1173.86 16:53:05 0.57 0.40 0.57 0.76 0.00 0.00 0.00 0.00 1.14 1.17 16:53:06 1.58 0.71 0.42 0.78 0.00 0.00 0.00 0.00 2.01 1.48 16:53:07 0.57 0.40 1.91 2.61 0.00 0.00 0.00 0.00 2.48 3.01 16:53:08 0.73 0.40 924.02 1248.91 0.00 0.00 0.00 0.00 924.76 1249.31
關于“Linux的ifstat命令有什么用”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識點。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