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討論ConfigMgr客戶端資源發現過程
指客戶端當前網絡位置對應的ConfigMgr邊界所在的邊界組,例如:
客戶端Client A的網絡地址為:10.0.0.0/24
ConfigMgr邊界Boundary A:10.0.0.0 -10.0.0.255
則對于Client A來說,他的當前邊界組是BG A
在ConfigMgr 1610及之后,邊界組可以定義一個單向鏈接指向其他邊界組,此單向鏈接稱之為邊界組關系,而所指向的其他邊界組稱之為當前邊界組的鄰居邊界組,例如可以為BG A定義多個鄰居邊界組BG B、BG C等;
在定義邊界組關系時,可以配置退回時間,默認為120分鐘,回退時間具體的含義在下文中會解釋。
每一個ConfigMgr站點在安裝時都會創建一個默認站點邊界組
ConfigMgr會為每個邊界組創建一個隱式鏈接指向默認站點邊界組
隱式鏈接中所定義退回時間為120分鐘,且無法修改
上一篇中已經介紹了,當客戶端需要請求ConfigMgr的各類服務時,會向其首選管理點發送資源定位請求,而管理點會基于客戶端當前邊界組信息返回對應的站點系統列表;
如果管理點返回的這些站點系統都不可用時,客戶端可以使用那些被定義為當前站點邊界組的鄰居邊界組中的站點系統;
當前邊界組中的所有分發點都不可用時,客戶端會根據當前邊界組與其鄰居邊界組對應的邊界組關系中定義的退回時間分別進行計算,當到達退回時間后,客戶端會將鄰居邊界組中的分發點加入分發點列表,并嘗試聯系每一個分發點
在ConfigMgr 1702中鄰居邊界組加入了對軟件更新點的支持,其回退時間為120分鐘,無法修改;
在ConfigMgr 1706中,可以對軟件更新點的退回時間進行自定義修改;
軟件更新點的回退行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客戶端默認始終使用上一次成功連接上的軟件更新點,這是因為軟件更新點的切換對于軟件更新點和客戶端來說都是一個相對較為消耗資源的過程,因為客戶端會向新的軟件更新點同步軟件更新元數據及匯報更新可用性信息;
無論軟件更新點的回退時間修改為多少,客戶端始終會在當前軟件更新點可不用到達120分鐘后才選擇新的軟件更新點
當客戶端首次嘗試聯系上一次成功連接的軟件更新點失敗后,并到達鄰居邊界組中的軟件更新點退回時間后,將其加入軟件更新點列表
在ConfigMgr 1802,鄰居邊界組加入了對管理點的退回支持,并且首選管理點的選擇行為也依賴于邊界組機制來定義;
具體可以通過在客戶端的LocationService.log中觀察到新添加的Locality屬性標識:
客戶端使用管理點的順序如下:3 > 2 > 1
為讀者提煉SCCM涉及的基礎知識、注意事項、運行機制以及排錯方法等信息是本系列文章的初衷,對于SCCM各組件及功能部署步驟方面的信息,網絡中已有較多文章可以參考,因此本系列文章并不側重于提供類似Step-by-Step的部署指南,還請見諒。同時由于個人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文中不免有紕漏和出錯的地方,還望大家可以指正,非常感謝。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