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Java中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區別是什么”,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Java中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區別是什么”吧!
關于字符串的面試題除了內存分布、equals
比較,最常見的就是與StringBuffer
和StringBuilder
之間的區別了。
如果你回答:String
類是不可變的,StringBuffer
和StringBuilder
是可變類,StringBuffer
是線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
則不是線程安全的。
關于String
字符串前面多篇文章已經詳細描述過,它的不可變性也是因為每當通過“+”操作時,都會在內存中生成新的字符串而導致的。
String a = "hello "; String b = "world!"; String ab = a + b;
其中 a 和 b 初始化時位于字符串常量池,ab 拼接后的對象位于堆中??梢院苤庇^的看出,經過拼接新生成了String
對象。如果拼接多次,那么會生成多個中間對象。
上面的結論在Java8
之前是成立的,在Java8
時 JDK 對“+”號拼接進行了優化,上面所寫的拼接方式會被優化為基于StringBuilder
的append
方法進行處理。
stack=2, locals=4, args_size=1 0: ldc #2 // String hello 2: astore_1 3: ldc #3 // String world! 5: astore_2 6: new #4 // class java/lang/StringBuilder 9: dup 10: invokespecial #5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init>":()V 13: aload_1 14: invokevirtual #6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17: aload_2 18: invokevirtual #6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21: invokevirtual #7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toString:()Ljava/lang/String; 24: astore_3 25: return
上面是通過 javap -verbose
命令反編譯字節碼的結果,很顯然可以看到StringBuilder
的創建和`append方法的調用。
此時,如果再籠統的回答:通過加號拼接字符串會創建多個String
對象,因此性能比StringBuilder
差,就是錯誤的了。因為本質上加號拼接的效果最終經過編譯器處理之后和StringBuilder
是一致的。
如果你在代碼中使用如下寫法: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hello "); sb.append("world!");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編譯器的插件甚至建議你使用String
來代替。
StringBuffer
和StringBuilder
實現的核心代碼基本一致,很多代碼都是公用的。這兩個類均繼承自抽象類AbstractStringBuilder
。
我們來從構造方法到append
方法來逐一看一下它們的區別。先看StringBuilder
的構造方法:
public StringBuilder(String str) { super(str.length() + 16); append(str); }
其中super
方法便是調用的AbstractStringBuilder
的構造方法。對應StringBuffer
的構造方法中實現也是如此:
public StringBuffer(String str) { super(str.length() + 16); append(str); }
從構造方法來說,StringBuffer
和StringBuilder
是一樣的。下面再看看append
方法,StringBuilder
實現如下:
@Override public StringBuilder append(String str) { super.append(str); return this; }
StringBuffer
對應的方法如下:
@Override public synchronized StringBuffer append(String str) { toStringCache = null; super.append(str); return this; }
很顯然,在StringBuffer
的append
方法實現上除了內部將toStringCache
變量賦值為null
,唯一的不同就是在方法上使用synchronized
進行了同步處理。
toStringCache
是用來緩存最后一次調用toString
方法時生成的字符串,當StringBuffer
內容變動時,該值也會變動。
通過上面的append
方法的對比,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發現StringBuffer
是線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
是非線程安全的。當然,使用synchronized
進行同步處理,性能便會降低很多。
StringBuffer
與StringBuilder
都調用了父類的構造方法:
AbstractStringBuilder(int capacity) { value = new char[capacity]; }
通過該構造方法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用來處理字符串信息的關鍵屬性為value
。在初始化時先初始化一個長度為傳入字符串長度+16的char[]
數組,也就是value
值,用來存儲實際的字符串。
在調用父類構造方法之后便是調用各自的append方法(見前面的代碼),而其中的核心處理又的調用父類的append方法:
public AbstractStringBuilder append(String str) { if (str == null) return appendNull(); int len = str.length(); ensureCapacityInternal(count + len); str.getChars(0, len, value, count); count += len; return this; }
上述代碼中其中str.getChars
方法用來對傳入的str
字符串進行拼接,在原有的value
數組后面進行填充。而count
用來記錄當前value
數字中已經使用的長度。
那么,當沒有使用synchronized
進行同步操作時,線程不安全發生在哪里?上面代碼中count+=len
并不是原子操作。比如當前count
為 5,兩個線程同時執行到 ++ 操作,拿到的值都為 5,執行完加操作之后賦值給count
,兩個線程賦值都為 6,而不是 7。此時便出現了線程不安全的問題。
在 Java 中將String
設計成不可變的是綜合考慮到各種因素的結果,有如下原因:
1、字符串常量池的需要,如果字符串可變,改變一個對象會影響到另外一個獨立的對象。不變這也是字符串常量池存在的前提條件。
2、Java 中String
對象的哈希碼被頻繁地使用,比如在HashMap等容器中。字符串不變保證了hash碼的唯一性,可以方向緩存并使用。
3、安全性,確保String
在當做參數傳遞時保持不變,避免安全隱患。比如在數據庫用戶名、密碼、訪問路徑等傳輸過程中的保持不變,防止改變字符串指向對象的值被改變。
4、由于字符串變量不可變,在多線程中可以被共享使用。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Java中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區別是什么”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Java中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區別是什么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億速云,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