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行描述應用程序的內存使用:
前個值表示-buffers/cache——應用程序使用的內存大小,used減去緩存值
后個值表示+buffers/cache——所有可供應用程序使用的內存大小,free加上緩存值
note:
-buffers/cache=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free+buffers+cached
第三行表示swap的使用:
used——已使用
free——未使用
cache釋放:
#sync
手動執行sync命令(描述:sync 命令運行 sync 子例程。如果必須停止系統,則運行sync 命令以確保文件系統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將所有未寫的系統緩沖區寫到磁盤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遲的塊 I/O 和讀寫映射文件)
To free 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說明,釋放前最好sync一下,防止丟數據。
查看free -h結果
一般情況下,應用在系統上穩定運行了,free值也會保持在一個穩定值的,雖然看上去可能比較小。
當發生內存不足、應用獲取不到可用內存、OOM錯誤等問題時,還是更應該去分析應用方面的原因,如用戶量太大導致內存不足、發生應用內存溢出等情況,否則,清空buffer,強制騰出free的大小,可能只是把問題給暫時屏蔽了。
我覺得,排除內存不足的情況外,除非是在軟件開發階段,需要臨時清掉buffer,以判斷應用的內存使用情況;或應用已經不再提供支持,即使應用對內存的時候確實有問題,而且無法避免的情況下,才考慮定時清空buffer。(可惜,這樣的應用通常都是運行在老的操作系統版本上,上面的操作也解決不了)
=======================================
技術交流QQ:1359962567(↗freeda)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