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Webpack之配置說明的示例分析,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CLI
如果你使用CLI ,webpack 會默認讀取webpack.config.js(或者通過 --config 選項指向讀取文件),該文件需要導出一個配置對象。
module.exports = {
// configuration
};
node.js API
如果使用node.js API 需要將配置對象當作參數傳遞:
webpack({
// configuration
}, callback);
多個配置對象
在這兩種方法里面,你都可以使用一個配置對象數組來并行的執行。 他們共享數據緩存,和監聽器,這樣比多次執行webpack效率更高。
配置對象內容
提示: 記住不要拘泥于在配置對象里面寫純json對象,可以使用你想使用的任何js方法,他僅僅是一個nodejs模塊罷了。
簡單的例子:
{
context: __dirname + "/app",
entry: "./entry",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dist",
filename: "bundle.js"
}
}
context
用于解析entry選項的基礎目錄(絕對路徑), 如果output.pathinfo設置了,就包含了縮短過的目錄;(相當于公共目錄,下面所有的目錄都在這個公共目錄下面)
默認: process.cwd()
entry
bundle的入口點。
如果傳入一個字符串,這個字符串就會被解析為啟動時加載的模塊。
如果傳入個數組,所有模塊都是啟動時加載,模塊導出到最后一個里面。
entry: ["./entry1", "./entry2"]
如果傳入一個對象,就會創建多個輸入包文件,對象鍵值就chunk的name,值可以是字符串或者是數組。
{
entry: {
page1: "./page1",
page2: ["./entry1", "./entry2"]
},
output: {
// 當使用多入口文件時候,要確保在output.filename使用[name]或者[id]
filename: "[name].bundle.js",
chunkFilename: "[id].bundle.js"
}
}
注意: 沒有別的專門來配置入口點的選項。如果你需要一個專門來配置入口點的配置對象,你需要用到多個配置對象.
output
output是影響編譯輸出的選項。output選項告訴webpack怎么把編譯文件寫入磁盤。注意,雖然可以有很多輸入口,但是只有一個輸出配置
如果使用了哈希([hash] 或者 [chunkhash]), 需要確保有一個一致的模塊順序。使用OccurenceOrderPlugin插件或者 recordsPath。(譯者:參看這個issue)
output.filename
指定輸出到硬盤的文件的的文件名。這里不能是一個絕對的路徑!output.path會確定該文件的存在硬盤額路徑的。filename僅僅用來給每個文件命名而已。
關于“Webpack之配置說明的示例分析”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