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python內置函數zip該如何理解,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學習,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Python是一種跨平臺的、具有解釋性、編譯性、互動性和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其最初的設計是用于編寫自動化腳本,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新功能的添加,常用于用于開發獨立的項目和大型項目。
zip() 函數用于將可迭代的對象作為參數,主要功能是將對象中對應的元素打包成一個個元組,然后返回由這些元組組成的列表。
如果各個iterable迭代器的元素個數不一致,則返回列表長度與最短的對象相同,利用 * 號操作符,可以將元組解壓為列表。
要點:打包成元組,返回列表,如果長度不一致,則與短的iterable對齊
語法:zip([iterable, ...])
參數:iterable是一個或者多個可以迭代的對象
舉例一:將兩個列表的元素分別代表x坐標和y坐標,將其分別打包成點的坐標對形式
x = [1, 2, 3] y = [4, 5, 6] for i in zip(x, y): print(i)
(1, 4) (2, 5) (3, 6)
舉例二:求兩個維度相同向量的內積
def innerproduct(vector1, vector2): return sum([i * j for i, j in zip(vector1, vector2)]) print(innerproduct([1,2,3], [1,2,3]))
以上就是python內置函數zip該如何理解,小編相信有部分知識點可能是我們日常工作會見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學到更多知識。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