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介紹了“MySQL更新操作的方法有哪些”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能夠學有所成!
創建數據庫的DDL:
CREATE TABLE `hw_accoun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balance` int(11) DEFAULT NULL, `status` varchar(20) DEFAULT NULL, `creat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update_time` timestamp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2 DEFAULT CHARSET=utf8mb4;
方案 1 查詢后更新
# 數據查詢 select * from hw_account where id = 1; # 數據更新 update hw_account set balance = 5 where id = 1;
存在的問題,就是分兩次操作,如果并發執行的時候,可能造成更新丟失的問題.
利用版本號操作,即對數據庫增加樂觀鎖的方式進行。
# 數據查詢
select * from hw_account where id = 1;
# 數據更新
update hw_account set balance = 5 ,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1 and version = n;
# 判斷是否成功
if row < 1 {
回滾
}存在的問題,如果該條數據并發操作的時候,會導致其他的請求失敗。如果這個請求的前置鏈路比較長的話, 回滾成本比較高。
不用查詢,采用數據庫的計算,也不需要版本號的操作,直接通過域值進行有效性判斷。具體的 SQL 如下:
# 數據更新
update hw_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change_num ,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1 and version = n;
# 判斷是否成功
if row < 1 {
回滾
}這種方案修改比較簡單, 但是依賴于數據計算,感覺不是特別友好。
通過 redis 或者 zk 的分布式鎖,進行數據請求進行排隊。然后在進行數據更新。
# 偽代碼
if (獲取分布式鎖) {
update hw_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where id = 1;
} else {
# 進入等待,或者進行自旋獲取鎖
}update_time 的字段定義如下,如果數據為id = 1, status = 1 如果執行更新數據的 sql 為
update hw_account set `status` = 1 where id = 1;
返回的受影響的行數為 0;
會的, 執行更新的語句都會加行鎖(前提,事務內)
“MySQL更新操作的方法有哪些”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