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局域網通訊概述。
有人喜歡將無線局域網的通訊比作有線局域網將一根連接電腦的網線插入一個802.3的網絡端口, 這里我認為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 我們看一下 無線局域網的通訊基本過程。 802.11 網絡,不論怎么配置,都少不了以下幾個過程:掃描、認證、關聯和通訊數據交互。
掃描:這里分兩種情況,主動掃描和被動掃描
被動掃描:客戶端監聽由接入點發出的beacon幀,通過其攜帶的信息來學習周圍的網絡環境
主動掃描:客戶端主動發出探測幀(probe request),接入點接收到探測幀之后給出相應的回應(probe response),客戶端通過其攜帶的相關信息來學習周圍的網絡環境。
認證:就是相當于查明身份, 不是說任何無線網絡設備都可以接入網絡的。
802.11定義了兩種認證方式:Open System Authentication, Shared Key Authentication。
802.11i定義了另外兩種認證方式:802.1X/EAP authentication(企業級),Preshared Key(PSK) or Personal(個人級)。
802.11i定義的這兩種方式被稱為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網絡,經常會看到兩個版本WPA和WPA2,后面會詳細敘述這四種方式,這里不做過多介紹。
客戶端首先會發出關聯請求,接入點在接收到關聯請求之后會回復客戶端請求成功或者失敗。
關聯:客戶端通過了認證這一步,接下來就是關聯了。
和認證相似,關聯也是分兩步,客戶端發出關聯請求,接入點會根據相應的情況來回復同意此客戶端關聯或者是拒絕此客戶端關聯
數據通信: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客戶端就可以和接入點進行數據通信了,像獲取IP地址,和其他客戶端通信都可以進行了。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