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1.2.13 file結構體管理是怎樣的
## 引言
在Linux內核的早期版本中,文件系統管理是一個核心功能模塊。Linux 1.2.13(發布于1995年)作為早期穩定版本,其文件管理機制體現了UNIX-like系統的經典設計思想。本文將深入剖析該版本中`file`結構體的管理機制,包括:
1. file結構體的定義與作用
2. 文件描述符與file結構的關聯
3. 內核中的file結構管理機制
4. 相關系統調用實現分析
5. 與后續版本的對比
## 一、file結構體的定義與作用
### 1.1 基礎定義(include/linux/fs.h)
在Linux 1.2.13中,`file`結構體定義為:
```c
struct file {
mode_t f_mode; // 文件訪問模式
loff_t f_pos; // 文件當前位置
unsigned short f_flags; // 文件打開標志
unsigned short f_count; // 引用計數
struct inode *f_inode; // 關聯的inode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_op; // 操作函數集
};
graph TD
A[open系統調用] --> B[創建file結構體]
B --> C[加入進程文件表]
C --> D[操作期間引用增減]
D --> E[close時釋放]
files
指針fd_array[]
// include/linux/sched.h
struct task_struct {
/* ... */
struct files_struct *files;
};
// include/linux/file.h
struct files_struct {
int count; // 共享計數
fd_set close_on_exec; // exec時關閉的fd
struct file * fd[NR_OPEN]; // 文件指針數組
};
內核使用簡單的線性搜索算法:
// fs/open.c
int get_unused_fd(void)
{
for(int fd = 0; fd < NR_OPEN; fd++) {
if (!current->files->fd[fd])
return fd;
}
return -EMFILE;
}
Linux 1.2.13尚未引入現代RCU機制,采用簡單的引用計數:
// fs/file_table.c
void fput(struct file *file)
{
if (--file->f_count == 0) {
if (file->f_inode)
iput(file->f_inode);
kmem_cache_free(filp_cachep, file);
}
}
內核維護一個slab緩存用于快速分配:
// fs/file_table.c
void __init file_table_init(void)
{
filp_cachep = kmem_cache_create("filp", sizeof(struct file),
0, SLAB_HWCACHE_ALIGN, NULL, NULL);
}
#define NR_OPEN (256) // 每個進程默認限制
#define NR_FILE (4096) // 系統全局限制
// fs/open.c
int sys_open(const char *filename, int flags, int mode)
{
struct file *f;
int fd, error;
fd = get_unused_fd();
f = filp_open(filename, flags, mode);
current->files->fd[fd] = f;
return fd;
}
典型實現模式:
ssize_t sys_read(unsigned int fd, char *buf, size_t count)
{
struct file *file = current->files->fd[fd];
return file->f_op->read(file, buf, count, &file->f_pos);
}
特性 | Linux 1.2.13 | 現代內核(5.x) |
---|---|---|
引用計數 | 簡單原子操作 | refcount_t API |
同步機制 | 無RCU | RCU保護文件表 |
最大fd數 | 硬編碼256 | 動態調整(ulimit) |
分配方式 | 簡單數組 | 可擴展哈希表 |
現代內核引入的改進: - 文件表的RCU保護 - 快速fd分配算法 - 延遲釋放機制
當出現f_count泄漏時,會導致:
原始版本存在的問題:
// 非線程安全的操作示例
file->f_count++;
現代內核已使用atomic_t類型解決。
Linux 1.2.13的file結構管理體現了早期UNIX設計的簡潔性: 1. 基于引用計數的資源管理 2. 面向對象的文件操作抽象 3. 簡單有效的描述符分配策略
這些基礎設計理念延續至今,雖然實現細節已有巨大改進,但基本架構仍然保持穩定。研究早期版本有助于理解Linux文件系統的設計本質。
# 查看系統文件使用情況
cat /proc/sys/fs/file-nr
”`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