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Flink 1.11 究竟有哪些易用性上的改善,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學習,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7月7日,Flink 1.11.0 正式發布了,作為這個版本的 release manager 之一,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經歷感受以及一些代表性 feature 的解讀。在進入深度解讀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下社區發布的一般流程,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參與 Flink 社區的工作。
首先在每個版本的規劃初期,會從志愿者中選出 1-2 名作為 Release Manager。1.11.0 版本我作為中國這邊的 Release Manager,同時還有一名來自 Ververica 的 Piotr Nowojski 作為德國方的 Release Manager,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中國的開發者和貢獻度在整個社區的占比很重要。
接下來會進行這個版本的 Feature Kickoff。在一些大的方向上,社區的規劃周期可能比較久,會分階段、分步驟跨越多個版本完成,確保質量。每個版本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前兩個版本側重于批處理的加強,而這個版本更側重于流處理易用性的提升。社區規劃的 Feature 列表會在郵件列表中發起討論,以收集更多的用戶/開發者意見和反饋。
一般的開發周期為 2-3 個月時間,提前會明確規劃出大概的 Feature Freeze 時間,之后進行 Release Candidate 的發布和測試、以及 Bug Fix。一般經過幾輪的迭代周期后會正式投票通過一個相對穩定的 Candidate 版本,然后基于這個版本正式發布。
一 綜述
二 生態完善和易用性提升
CREATE TABLE my_table ( ...) WITH ( 'connector'='...', -- e.g. 'kafka' 'format'='debezium-json', 'debezium-json.schema-include'='true' -- default: false (Debezium can be configured to include or exclude the message schema) 'debezium-json.ignore-parse-errors'='true' -- default: false);
三 生產可用性和穩定性提升
為了和之前 Aligned Checkpoint 的語義保持一致,所有未被處理的輸入輸出數據 Buffer 都將作為 Channel State 在 Checkpoint 執行時進行快照持久化,在 Failover 時連同 Operator State 一同進行恢復。換句話說,Aligned 機制保證的是 Barrier 前面所有數據必須被處理完,狀態實時體現到 Operator State 中;而 Unaligned 機制把 Barrier 前面的未處理數據所反映的 Operator State 延后到 Failover Restart 時通過 Channel State 回放進行體現,從狀態恢復的角度來說最終都是一致的。注意這里雖然引入了額外的 In-Flight Buffer 的持久化,但是這個過程實際是在 Checkpoint 的異步階段完成的,同步階段只是進行了輕量級的 Buffer 引用,所以不會過多占用算子的計算時間而影響吞吐性能。
四 總結
以上就是Flink 1.11 究竟有哪些易用性上的改善,小編相信有部分知識點可能是我們日常工作會見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學到更多知識。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