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etCode等編程競賽和面試中,二維數組的對角線遍歷是一個常見的算法問題。這類問題不僅考察了我們對數組的理解,還要求我們能夠靈活運用循環和條件判斷來實現復雜的遍歷邏輯。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在二維數組中實現對角線遍歷,并通過代碼示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
給定一個二維數組 matrix
,要求按照對角線順序遍歷數組中的所有元素。例如,給定以下二維數組:
[
[1, 2, 3],
[4, 5, 6],
[7, 8, 9]
]
按照對角線遍歷的順序,輸出應為:[1, 2, 4, 7, 5, 3, 6, 8, 9]
。
要實現對角線遍歷,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基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步驟來實現對角線遍歷:
以下是使用Python實現的代碼示例:
def diagonal_traverse(matrix):
if not matrix:
return []
rows, cols = len(matrix), len(matrix[0])
result = []
direction = 1 # 1表示從下到上,-1表示從上到下
row, col = 0, 0
for _ in range(rows * cols):
result.append(matrix[row][col])
# 根據當前方向更新行和列
if direction == 1:
if col == cols - 1:
row += 1
direction = -1
elif row == 0:
col += 1
direction = -1
else:
row -= 1
col += 1
else:
if row == rows - 1:
col += 1
direction = 1
elif col == 0:
row += 1
direction = 1
else:
row += 1
col -= 1
return result
# 測試用例
matrix = [
[1, 2, 3],
[4, 5, 6],
[7, 8, 9]
]
print(diagonal_traverse(matrix)) # 輸出: [1, 2, 4, 7, 5, 3, 6, 8, 9]
rows
和 cols
分別表示數組的行數和列數。result
用于存儲遍歷結果。direction
用于控制遍歷方向,初始值為1,表示從下到上。for
循環遍歷數組中的所有元素。在每次循環中,將當前元素添加到 result
中,并根據當前方向更新行和列。result
列表外,我們只使用了常數級別的額外空間。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了解了如何在二維數組中實現對角線遍歷。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確定對角線的起點和方向,并在遍歷過程中正確處理邊界條件。通過合理的代碼實現,我們可以高效地完成這一任務。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算法技巧。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