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置主機名到ip的映射
vi etc/hosts
2、修改 ZooKeeper 配置文件
修改 ZooKeeper 配置文件。在其中 master 機器上,用 tar -zxvf 命令解壓縮 zookeeper-3.4.10.tar.gz。
tar -zxvf /zookeeper-3.4.10.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
mv zookeeper-3.4.10 zookeeper
3、配置文件 conf/zoo.cfg
配置文件 conf/zoo.cfg
用 cd 命令進入 zookeeper-3.4.10/conf 目錄下,將 zoo_sample.cfg 文件拷
貝一份,命名為為“zoo.cfg”。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Zoo.cfg 文件配置
tickTime=2000
initLimit=10
syncLimit=5
dataDir=/usr/local/zookeeper/zookeeper/zkdata
clientPort=2181
dataLogDir=/usr/local/zookeeper/zookeeper/zkdatalog
server.1=master:2888:3888
server.2=slave1:2888:3888
server.3=slave2:2888:3888
4、創建 zkdata 和 zkdatalog 兩個文件夾
在 zookeeper 的目錄中,創建 zkdata 和 zkdatalog 兩個文件夾。
zkdatalog 文件夾,是為了指定 zookeeper 產生日志指定相應的路徑。
mkdir zkdata
mkdir zkdatalog
5、修改myid
進入 zkdata 文件夾,創建文件 myid,并寫入1
6、遠程復制分發安裝文件
遠程復制分發安裝文件
上面已經在一臺機器 master 上配置完成 ZooKeeper,現在可以將該配置好的
安裝文件遠程拷貝到集群中的各個結點對應的目錄下:
scp -r /usr/local/zookeeper root@slave1:/usr/local
scp -r /usr/loca/zookeeper root@slave2:/usr/local
7、從節點設置 myid
設置 myid。在我們配置的 dataDir 指定的目錄下面,創建一個 myid
文件,里面內容為一個數字,用來標識當前主機,conf/zoo.cfg 文件中配置的
server.X 中 X 為什么數字,則 myid 文件中就輸入這個數字。
Slave1中的myid為2
Slave2中的myid為3
8、配置環境變量并啟動 ZooKeeper
配置環境變量并啟動 ZooKeeper。在每臺機器上操作如下:
vi /etc/profile
#set zookeeper environment
export ZOOKEEPER_HOME=/usr/local/zookeeper/
PATH=$PATH:$ZOOKEEPER_HOME/bin
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9、啟動 ZooKeeper 集群
啟動 ZooKeeper 集群
在 ZooKeeper 集群的每個結點上,執行啟動 ZooKeeper 服務的腳本,如下所
示:
bin/zkServer.sh start
bin/zkServer.sh status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