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Yarn(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是Hadoop 2.0引入的資源管理系統,用于管理和調度集群中的資源。Yarn的主要作用是將資源管理和作業調度/監控功能分離,使得Hadoop可以支持更多的計算框架,如MapReduce、Spark、Flink等。
在Yarn中,有兩種主要的運行模式:Yarn Client模式和Yarn Cluster模式。這兩種模式在作業提交、資源分配、任務執行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這兩種模式的作用及其適用場景。
Yarn Client模式是指應用程序的Driver程序運行在提交作業的客戶端機器上,而不是在Yarn集群中。在這種模式下,客戶端機器負責與Yarn ResourceManager通信,申請資源并啟動ApplicationMaster,而ApplicationMaster則負責與NodeManager通信,啟動和管理容器中的任務。
調試和開發:Yarn Client模式非常適合開發和調試階段。由于Driver程序運行在客戶端機器上,開發者可以直接查看日志、調試代碼,而不需要登錄到集群中的某個節點。
交互式作業:對于需要與用戶交互的作業,如Spark Shell、Jupyter Notebook等,Yarn Client模式是理想的選擇。用戶可以在本地機器上輸入命令并立即看到結果。
資源管理:在Yarn Client模式下,客戶端機器需要有一定的資源來運行Driver程序。如果客戶端機器的資源不足,可能會影響作業的執行效率。
Yarn Cluster模式是指應用程序的Driver程序運行在Yarn集群中的某個容器中,而不是在客戶端機器上。在這種模式下,客戶端機器只負責提交作業,作業的執行完全由Yarn集群管理。
資源隔離:Yarn Cluster模式將Driver程序運行在集群中,可以更好地利用集群資源,避免客戶端機器的資源瓶頸。
高可用性:由于Driver程序運行在集群中,即使客戶端機器發生故障,作業仍然可以繼續執行。這提高了作業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大規模作業:對于需要大量資源的作業,Yarn Cluster模式可以更好地分配和管理集群資源,確保作業高效執行。
特性 | Yarn Client模式 | Yarn Cluster模式 |
---|---|---|
Driver程序運行位置 | 客戶端機器 | Yarn集群中的容器 |
適用場景 | 開發、調試、交互式作業 | 生產環境、大規模數據處理 |
資源管理 | 客戶端機器需要一定資源 | 集群資源統一管理 |
高可用性 | 客戶端機器故障可能導致作業中斷 | 客戶端機器故障不影響作業執行 |
調試便捷性 | 便于調試和查看日志 | 需要登錄到集群查看日志 |
Yarn Client模式和Yarn Cluster模式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場景。Yarn Client模式適合開發和調試階段,以及需要與用戶交互的作業;而Yarn Cluster模式則更適合生產環境和大規模數據處理任務,能夠提供更高的資源利用率和作業穩定性。
在實際應用中,開發者應根據具體的需求和場景選擇合適的模式,以確保作業的高效執行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