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如何使用ext2創建文件系統,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這個文件系統是當初生產級別的;
實現最為簡單。
與現代文件系統相比的缺點:
無事務;
不感知固態硬盤。
通過dd命令實現。
dd if=/dev/zero of=ext2.img count=1024000 bs=1024
因為我們使用的是虛擬磁盤,所以可以直接對鏡像文件執行文件系統創建動作。mkfs.ext2來自工具集e2fsprogs。
$ mkfs.ext2 ext2.img mke2fs 1.44.1 (24-Mar-2018) // 工具的版本 Discarding device blocks: 4096/256000 // 丟棄不用的block數量。? done Creating filesystem with 256000 4k blocks and 64000 inodes // 開始創建文件系統,輸出將要生成的blocks數量和inode數量。 Filesystem UUID: e6ae7d79-7cf3-42cc-802d-4158253beb85 // UUID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 輸出sb的備份塊位置,這是塊組的奇數塊組。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e2fsprogs工具集提供了一個dump工具可以用來查看已經創建好的ext文件系統。內容過于龐雜,只粘貼前面一部分。
dumpe2fs ext2.img dumpe2fs 1.44.1 (24-Mar-2018) Filesystem volume name: <none>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Filesystem UUID: e6ae7d79-7cf3-42cc-802d-4158253beb85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sparse_super large_file Filesystem flags: signed_directory_hash Default mount options: user_xattr acl Filesystem state: clean Errors behavior: Continue Filesystem OS type: Linux Inode count: 64000 Block count: 256000 Reserved block count: 12800 Free blocks: 251658 Free inodes: 63989 First block: 0 Block size: 409 ...
這個輸出涵蓋了ext2文件系統的所有信息。但這里面的信息,不能解釋在創建時,輸出的內容中有Discard 4096/xxx blocks的輸出。文件系統只有預留的說法,沒有道理說要丟棄一些塊的道理。猜測這里可能只是輸出了塊的大小和總的塊數量,discard只是提示使用者磁盤上原有的信息將被丟棄。通過查看代碼也證實了這一猜測。
關于如何使用ext2創建文件系統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