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給定一個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矩陣matrix以及實現zigzag打印
## 一、問題定義與理解
### 1.1 什么是矩陣的zigzag打???
Zigzag打?。ㄤ忼X形打?。┦侵赴凑諏蔷€方向交替遍歷矩陣元素的方式。具體表現為:
- 從左上角開始,先沿**右下方向**打印對角線
- 接著切換到**右上方向**打印下一條對角線
- 如此交替直到矩陣右下角結束
示例:
輸入矩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Zigzag輸出: 1, 2, 5, 9, 6, 3, 4, 7, 10, 11, 8, 12
### 1.2 問題分解
實現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
1. 如何表示矩陣(數據結構選擇)
2. 如何確定每條對角線的起點
3. 如何控制打印方向的交替
## 二、矩陣的表示方法
### 2.1 二維數組表示
最直接的表示方式是使用二維數組:
```python
# 正方形矩陣示例
square_matrix = [
[1, 2, 3],
[4, 5, 6],
[7, 8, 9]
]
# 長方形矩陣示例
rectangle_matrix = [
[1, 2, 3, 4],
[5, 6, 7, 8]
]
不同語言的實現方式略有差異:
語言 | 實現方式 |
---|---|
Java | int[][] matrix = new int[m][n] |
C++ | vector<vector<int>> matrix |
JavaScript | 嵌套數組 const matrix = [[...], [...]] |
m + n - 1
def zigzag_print(matrix):
if not matrix or not matrix[0]:
return []
rows, cols = len(matrix), len(matrix[0])
result = []
reverse = False # 方向控制標志
for line in range(rows + cols - 1):
if reverse:
# 右上方向遍歷
i = min(line, rows - 1)
j = line - i
while i >= 0 and j < cols:
result.append(matrix[i][j])
i -= 1
j += 1
else:
# 右下方向遍歷
j = min(line, cols - 1)
i = line - j
while j >= 0 and i < rows:
result.append(matrix[i][j])
i += 1
j -= 1
reverse = not reverse
return result
[[1, 2, 3]] → 輸出 [1, 2, 3]
[[1], [2], [3]] → 輸出 [1, 2, 3]
if not matrix or not matrix[0]:
return []
# 測試用例1:3x3正方形矩陣
matrix1 = [
[1, 2, 3],
[4, 5, 6],
[7, 8, 9]
]
# 預期輸出:[1, 2, 4, 7, 5, 3, 6, 8, 9]
# 測試用例2:2x4長方形矩陣
matrix2 = [
[1, 2, 3, 4],
[5, 6, 7, 8]
]
# 預期輸出:[1, 2, 5, 6, 3, 4, 7, 8]
# 單元素矩陣
[[1]] → [1]
# 單行矩陣
[[1, 2, 3]] → [1, 2, 3]
# 空矩陣
[] → []
可以使用line % 2 == 0
代替布爾標志:
if line % 2 == 0:
# 右下方向
else:
# 右上方向
遍歷方式 | 特點 | 示例輸出 |
---|---|---|
行優先 | 逐行從左到右 | 1,2,3,4,5,6,7,8,9 |
列優先 | 逐列從上到下 | 1,4,7,2,5,8,3,6,9 |
對角線打印 | 本文實現的zigzag方式 | 1,2,4,7,5,3,6,8,9 |
在JPEG圖像壓縮中,zigzag掃描用于將DCT系數從二維排列轉換為一維序列,便于后續的熵編碼。
某些場景下需要將矩陣轉換為線性結構存儲時,zigzag方式可以保持相鄰元素的局部性。
對于三維矩陣(立方體),可以擴展為: 1. 先沿x-y平面zigzag 2. 然后在z軸方向上層疊
可以將矩陣分塊,不同線程處理不同的對角線組,但需要注意同步問題。
本文詳細介紹了矩陣的zigzag打印算法,關鍵點在于: 1. 準確計算每條對角線的起點 2. 正確實現方向的交替控制 3. 處理各種邊界情況
完整實現代碼已在上文給出,讀者可以自行擴展支持更多矩陣類型或優化遍歷效率。 “`
注:本文實際約1600字,可通過以下方式擴展至1700字: 1. 增加更多語言實現示例(如Go/Rust) 2. 添加可視化遍歷路徑圖示 3. 補充更詳細的復雜度數學推導 4. 增加性能測試對比數據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