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介紹了“Python邏輯運算和格式化輸出的使用方法”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能夠學有所成!
今天學的比較水,一上午就把一天的課程都給看完了,寫寫都學了啥
內容:
1、while循環語句、邏輯運算、算術運算、格式化輸出、字符編碼
簡單的語法我就不說了,我就說一個我之前沒學過的方法,while ……else……
# 1、while else用法,之前還沒學過呢 NUM = 2 # 定義常量(注意全大寫字母) 用于比較counter counter = 0 while counter<NUM: print("計數中……") counter+=1 # if counter == 1: # break else: print("計數大于NUM了") 計數中…… 計數中…… 計數大于NUM了
但是當 while 中未被 break 打斷時,以及while語句正常執行完畢,就會執行 else 語句。個人覺得 else 語句主要用于有 break 的情況下,若有break的語句則不執行 else 中的語句問題。
這里面有個點很重要,面試常問,多多練習,
下面是 Python 的運算符的優先級從高到低排列,同一行從左到右優先級遞減。
運算符 | 描述 |
---|---|
** | 指數 (最高優先級) |
~ + - | 按位翻轉, 一元加號和減號 (最后兩個的方法名為 +@ 和 -@) |
* / % //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
+ - | 加法減法 |
>> << | 位運算符,右移,左移運算符 |
& | 位運算符,位 'AND' |
^ | | 位運算符,異或和或 |
<= < > >= | 比較運算符 |
<> == != | 等于運算符 |
= %= /= //= -= += *= **= | 賦值運算符 |
is is not | 身份運算符 |
in not in | 成員運算符 |
not and or | 邏輯運算符 |
# 2、邏輯運算符 not and or # and print(1 and 2) # 2 print(0 and 2) # 0 # or print(-2 or 6) # -2 print(0 or 6) # 6 # not print(not 1 and 6) # False print(not 0 and 6) # 6 not的優先級比and高 # 組合運算 面試題** print(6 or 0 and 2) # 6 print(8>6 or 0 and 2) # True # 解釋:比較運算符的優先級高于邏輯運算,所有變成True or 0 and 2。又and高于or,所有變成True or 0 == True # 邏輯運算符優先級:not>and>or
以上例子涉及一個名詞,那就是 “邏輯短路”,和 c++ 中的邏輯運算一毛一樣。
當或 or 運算時,若前面的對象是非零數,那么直接輸出此數,后面的對象無需判斷,即有真即真。若是零,則輸出后面的對象的數值。
當與 and 運算時,若前面的對象是0,那么直接輸出0,后面的也無需判斷,有假即假。若非零,則輸出后面的對象的數值。
格式化輸出內容超級重要,通常用于一些模板字符串中。格式化輸出內容有三種方式,前提你的 Python 需升級到 3.6 以上。
最早,使用占位字符%,后面跟s=str,d=int(10進制),x=hex(16進制),o=oct(8進制)。
較方便,使用format,test_str.format('1', '2')
最好用(Python3.6添加的特性),直接在字符串中添加變量,超方便
例子:
# 4.1 % msg = """ 名字:%s, 年齡:%d, 8進制:%o, 16進制:%x, 愛好:%s """ % ("西園公子", 18, 16, 24, "看電影") # %o將數轉成8進制, %x將數轉成16進制 print(msg) # 打印 名字:西園公子, 年齡:18, 8進制:20, 16進制:18, 愛好:看電影
還有一個重點是使用%可以格式化輸出數字,控制小數點后的有效位數。
# 2、輸出格式化的數 print("%.2f" % 10) # 10.00
# 4、格式化輸出內容 # 4.2 format msg2 = """ 方式:{} 名字:{}, 年齡:{}, 愛好:{} """.format("順序型", "西園公子", 18, "看電影") print(msg2) msg2_1 = """ 方式:{0} 名字:{2}, 年齡:{1}, 愛好:{0} """.format("索引型", "西園公子", 18, "看電影") print(msg2_1) msg2_2 = """ 方式:{msg} 名字:{name}, 年齡:{age}, 愛好:{hobby} """.format(hobby="看電影",name="西園公子", age=18, msg="鍵值型") print(msg2_2)
# 打印 方式:順序型 名字:西園公子, 年齡:18, 愛好:看電影 方式:索引型 名字:18, 年齡:西園公子, 愛好:索引型 方式:鍵值型 名字:西園公子, 年齡:18, 愛好:看電影
具體用法是在字符串的引號之前加上 f ,意味著里面的 {} 包裹的內容會被當成普通代碼進行渲染。
name = "西園公子" age = 18 hobby = "看電影" msg3 = f""" 名字:{name}, 年齡:{age}, 愛好:{hobby} """ print(msg3) 名字:西園公子, 年齡:18, 愛好:看電影
“Python邏輯運算和格式化輸出的使用方法”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