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關怎么進行Linux文件管理,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希望大家根據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獲。
文件系統 xfs 日志文件系統 ; ext是擴展文件系統 修改VMware的虛擬操作系統的終端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主機名 touch 【路徑】文件名
同時創建兩個文件 touch 【路徑】文件名 【路徑】文件名 無則創建,有則修改時間 同時創建多個文件 touch 【路徑】文件名{1,2} touch 【路徑】文件名{1..10}
mkdir 【參數】 【路徑】 目錄名稱 -v 顯示創建過程 -p 遞歸創建
mkdir -pv /mnt/{a/{c,d/{e/{T,S},f/R}},b/{Y,Z/{Q,P,j}}}
yum -y install tree 下載tree tree /mnt 顯示樹 可以以樹形式顯示所創建的多級目錄 yum -y install 是Linux shell 的下載工具
復制文件: cp 【參數】 【路徑】 源文件 【路徑】目的地
復制目錄: cp -r 源目錄 目的地
參數: -f 強制復制 -v 顯示復制過程 -r 遞歸 !$ 獲取上一條命令的最后一個參數
(1):cp a.txt /opt (2):cp /mnt/a.txt /opt (3): cp a.txt b.txt (4):cp a.txt /opt/o.txt 復制到/opt/并改名o.txt cat 查看 . 當前目錄下
cp -r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passwd /etc/hostname /home/dir2 //將多個文件拷貝到同一個目錄 cp -r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passwd /etc/hostname /etc/hosts . //將多個文件拷貝到當前目錄下
復制到原目錄下并改名 [root[@xingdian](https://my.oschina.net/u/4234815) ~]# cp -r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ifcfg-eth0.bak} [root[@xingdian](https://my.oschina.net/u/4234815) ~]# cp -r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org} [root[@xingdian](https://my.oschina.net/u/4234815) ~]# cp -r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yang-eth0} 復制到原目錄下并改名
mv 源文件/源目錄 目的地
mv file4 file5 將file4重命名為file5,當前位置的移動就是重命名 mv file2 /home/dir3/file20 將file2移動到/home/dir3,并改名為file20
rm -rf 文件名 rm -rf /* 不能執行 —傳說中的“刪跟跑路” rm -rf ./* 只要不是根目錄都可以執行 參數: -r 遞歸 -f 強制 -v 顯示詳細過程
(1):在opt下,所有內容全部刪除 opt] rm -rf ./* 當前目錄下所有 (2):刪除opt下所有: rm -rf /opt/* (3):刪除所有以a開頭的 rm -rf /opt/a*
/home/dir1 [root@xingdian ~]# rm -rf /home/dir10/* //不包括隱藏文件 示例3: rm -rf /home/* [root@xingdian ~]# rm -rf file* m [root@xingdian ~]# rm -rf *.pdf
文本文件 (cat tac less more head tail tailf grep ...) cat [參數] 文件名 從頭看 tac [參數] 文件名 從尾看 less 分頁展示,手動退出 Q more 分頁 自動 空格鍵翻頁 tac/less/more 文件名 head -數字 文件名 默認顯示前十行 tail -數字 文件名 默認顯示后十行
[root@xingdian-server-10 ~]# cat passwd | head -5 指定查看前5行 ,“|”是管道 [root@xingdian-server-10 ~]# head -5 passwd 查看前5行
tailf === tail -f tail -F -n 顯示行號
[root@xingdian ~]# tail -f /var/log/secure //-f 動態查看文件的尾部 [root@xingdian ~]# tail -F /var/log/secure //-F 動態查看文件的尾部 注:vim, gedit編輯文件時,索引號會改變
注意: tail -f 等同于--follow=descriptor,根據文件描述符進行追蹤,當文件改名或被刪除,追蹤停止 tail -F 等同于--follow=name --retry,根據文件名進行追蹤,并保持重試,即該文件被刪除或改名后,如果 再次創建相同的文件名,會繼續追蹤
grep 針對文件內容進行過濾 grep 'root' /etc/passwd #grep '^root' /etc/passwd root開頭 #grep 'bash$' /etc/passwd bash結尾 #grep 'failure' /var/log/secure
systemctl 服務器管理
文件編輯器 gedit 文件編輯器 vi, vim 交互 vi vim (vim是vi的升級版本) 非交互式 sed vim /vi 只能編輯文件(當遇到目錄的時候,立刻強制退出) vim的幾種模式:插入模式、尾行模式、命令模式、可視化模式
i I A o a O(按這6個任意鍵均可進入插入模式)
鍵盤快捷鍵匯總 esc退出 :wq 保存退出 不保存 :q 直接退出 :q!強制退出 不退出 :w :w!強制保存 gg 首行 G 尾行 (數字)+ yy 復制 一整行 p 粘貼 d 刪除 u 撤銷 :set nu 顯示行號 數字+G 跳轉到某行 (數字)dd 刪除一(數字)整行 dG刪除所在行到最后所有 dgg刪除所在行到行首
命令模式下: /root 查找 :s/替換內容/替換成/ :%s/替換內容/替換成/ 所有行的第一個匹配的內容 :數字s/替換內容/替換成/g 所選行的所有內容
:范圍 s/old/new/選項 :1,5 s/root/yang/ 從1-5行的root 替換為yang :5,$ s/root/yang/ $表示最后一行 :1,$ s/root/yang/g = :% s/root/yang/g %表示全文 g表示全局 :% s#/dev/sda#/var/ccc#g :,8 s/root/yang/ 從當前行到第8行 :4,9 s/^#// 4-9行的開頭#替換為空 :5,10 s/.*/#&/ 5-10前加入#字符 (.*整行 &引用查找的內容)
ctrl+v 進入可視塊模式 按V 進入可視行
可視塊模式 :
塊插入(在指定塊前加入字符): 選擇塊,I 在塊前插入字符,2次 ESC 塊替換: 選擇塊,r 輸入替換的字符 塊刪除: 選擇塊,d 塊復制: 選擇塊,y 搜索: [root@k8s-node-2 mnt]# vim /etc/passwd
在命令模式下輸入 / 后面跟上要查找的內容,查找到的內容在文字的后面會加底色(n可以互相切換)
永久的環境:修改vim環境配置文件 /etc/vimrc 影響所有系統用戶 ~/.vimrc 影響某一個用戶
看完上述內容,你們對怎么進行Linux文件管理有進一步的了解嗎?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知識或者相關內容,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大家的支持。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