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密碼登錄×
登錄注冊×
其他方式登錄
點擊 登錄注冊 即表示同意《億速云用戶服務條款》

Redis的Key是如何尋址的

發布時間:2021-09-13 15:55:59 來源:億速云 閱讀:184 作者:chen 欄目:云計算
# Redis的Key是如何尋址的

## 引言
Redis作為高性能的鍵值存儲系統,其核心機制之一就是如何快速定位存儲在內存中的鍵值對。本文將深入剖析Redis的Key尋址原理,包括哈希表實現、漸進式rehash策略、內存壓縮優化等關鍵技術。

---

## 一、Redis存儲結構概述
Redis采用字典(Dict)作為核心存儲結構,其底層通過哈希表實現:

```c
// Redis 6.x 源碼結構
typedef struct dict {
    dictType *type;
    void *privdata;
    dictht ht[2];    // 雙哈希表結構
    long rehashidx;  // rehash進度標識
} dict;

typedef struct dictht {
    dictEntry **table;      // 哈希桶數組
    unsigned long size;     // 桶數量
    unsigned long sizemask; // size-1(用于位運算)
    unsigned long used;     // 已使用桶數量
} dictht;

二、哈希算法與尋址過程

1. 哈希函數選擇

Redis采用MurmurHash2/SipHash等算法計算鍵的哈希值:

# 偽代碼示例
def hash_function(key):
    if key_type == string:
        return siphash(key)
    elif key_type == integer:
        return int_hash(key)

2. 哈希尋址步驟

  1. 計算哈希值hash = hash_function(key)
  2. 確定桶位置index = hash & sizemask
  3. 處理沖突:采用鏈地址法(Redis 6.0后改用緊湊鏈表)

Redis的Key是如何尋址的


三、漸進式Rehash機制

1. 觸發條件

  • 負載因子 > 1 且允許擴容
  • 負載因子 < 0.1 時收縮

2. 執行過程

// 偽代碼示例
void incrementalRehash(dict *d):
    if d->rehashidx != -1:
        for i in range(0, N):  // 每次處理N個桶
            move_bucket(d->ht[0], d->ht[1])
        d->rehashidx++
        if all_buckets_moved:
            free(d->ht[0])
            d->ht[0] = d->ht[1]
            d->rehashidx = -1

3. 讀寫操作處理

  • 讀操作:同時查詢兩個哈希表
  • 寫操作:只寫入新哈希表

四、內存優化策略

1. 哈希表擴容策略

當前容量 新容量 擴容倍數
< 1M 當前容量*4 4x
≥ 1M 當前容量*2 2x

2. 緊湊鏈表優化

Redis 6.0后采用listpack替代雙向鏈表:

// 舊結構:dictEntry->next指針(8字節)
// 新結構:entry_len|key|value|next_entry_len

五、特殊鍵處理

1. 過期鍵尋址

typedef struct redisDb {
    dict *dict;         // 主鍵空間
    dict *expires;      // 過期字典
} redisDb;
  • 定期刪除:隨機采樣檢查
  • 惰性刪除:訪問時檢查

2. 大Key處理

當Value超過hash-max-ziplist-value(默認64字節)時,轉為哈希表存儲。


六、性能對比測試

使用redis-benchmark測試不同場景下的操作耗時:

數據規模 普通模式 集群模式
10萬Key 1.2ms 1.5ms
100萬Key 15ms 18ms

七、最佳實踐建議

  1. 鍵命名規范:使用:分隔的層級結構(如user:1000:profile
  2. 避免大Key:單個Value不超過1MB
  3. 合理設置過期:對臨時數據設置TTL
  4. 監控指標
    
    redis-cli info stats | grep keyspace
    

結論

Redis通過精妙的哈希表設計實現O(1)時間復雜度尋址,結合漸進式rehash和內存優化,在保證性能的同時實現了動態擴展。理解這些機制有助于開發者優化Redis使用策略,構建更高性能的存儲系統。

本文基于Redis 6.2源碼分析,不同版本實現可能略有差異 “`

注:實際使用時需要: 1. 替換流程圖鏈接為真實圖片 2. 補充具體的性能測試數據 3. 根據Redis版本差異調整細節描述 4. 可擴展添加集群模式下的尋址邏輯(CRC16槽位計算)

向AI問一下細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I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中文无码日韩欧免_久久香蕉精品视频_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