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NAS備份策略有哪些,相信大部分人都還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隨著服務器數量的日益增長,整個系統變的越來越大了,這時候,如果用一臺單獨的服務器來連接備份介質,充當介質服務器,然后其他所有服務器都通過網絡來將需要備份的數據傳送給這臺服務器進行備份,那么這種架構就是一個具有非常好的可管理性的架構了。解決這種情況的一個辦法就是引入一個獨立的系統作為整臺NAS設備的備份代理。 在介紹NAS備份之前,我們必須先來看一段小歷史。我們回溯到當每臺電腦都使用直連的獨立的磁盤存儲系統的時代,這個時候,備份就是直接將數據寫入對應的磁盤而已,我們安裝一個數據備份軟件,利用它將數據直接傳送到直連的磁帶驅動器上。隨著服務器數量的日益增長,整個系統變的越來越大了,這時候,如果用一臺單獨的服務器來連接備份介質,充當介質服務器,然后其他所有服務器都通過網絡來將需要備份的數據傳送給這臺服務器進行備份,那么這種架構就是一個具有非常好的可管理性的架構了。事實上,這種架構仍然屬于一種非常普遍的備份模式,不管磁盤是使用SCSI線纜還是通過FC通道方式連接到服務器上的。然而,隨著NAS設備的日益增長,我們需要換個角度重新看NAS的備份。
傳統的網絡備份模式
傳統的網絡備份依靠一個安裝在所有待備份服務器上的備份代理程序。這些服務器同時訪問NAS設備,數據通過網絡從其他服務器傳送到備份服務器上,也就是說,這些服務器先從NAS設備中將需要備份的數據讀出,然后再通過網絡將這些數據傳送到備份服務器上備份。
雖然這種模式對現有的備份環境不需要做什么改變,但是它絕對不是最有效率的。首先,由于數據必須首先從NAS設備經過網絡流入到服務器上,然后這些數據再次被服務器又通過網絡發送到備份服務器上,這就增加了額外的網絡流量和負擔。其次,如果NAS設備被多臺服務器同時共享使用,那么備份軟件很有可能針對同樣的文件作了多個備份。
解決這種情況的一個辦法就是引入一個獨立的系統作為整臺NAS設備的備份代理,也就是說,針對整個NAS設備的備份,由這臺獨立的代理來完成,這個代理作為一個備份客戶端而存在。然而,這種方式對于某些情況并不適合,比如NAS設備被用于存儲與應用程序相關的數據,比如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在備份的時候,需要將對應的應用程序暫?;蛘哌M行其他處理以便生成一致的數據。
NDMP備份模式
Network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 (NDMP,網絡數據管理協議)是一個專門為NAS設備的數據備份系統設計的協議。簡單來講,它可以讓NAS設備直接向其所連接的磁帶設備或者位于網絡上的備份服務器發送需要備份的數據,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備份客戶端代理的參與。也就是說,備份服務器直接與NAS設備通信以通知NAS設備將數據備份到哪個存儲設備上(比如磁帶等)。大多數主流的備份軟件套件中,比如BakBone Software 公司,CommVault 公司和EMC 公司還有IBM公司,Tivoli Storage Manager,Symantec 公司的Backup Exec和NetBackup,它們都支持NDMP協議,而且還提供了不同層次的功能以及整合。
然而,NDMP模式的備份最適合于文件數據。除了Oracle Secure Backup(支持NDMP)之外,NDMP并沒能很好的與諸如Microsoft Exchange, SQL, DB2等應用程序相整合,因為后面這些程序需要在備份發生之前做一些額外的動作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這些工作可以通過使用定制的腳本來完成。它們一般都需要應用程序暫時停止運行,所以NDMP的備份模式在多數的客戶解決方案里仍面臨很大的挑戰。
以上是“NAS備份策略有哪些”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想學習更多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