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Dockerfile怎么設置默認時區”,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Dockerfile怎么設置默認時區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Dockerfile怎么設置默認時區”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我們打包鏡像時使用的基礎鏡像基本上都是采用UTC(格林時間),與我們常用的北京(上海)時間(CST)相差8個小時。我們可以在創建一個容器的時候,將宿主機時區相關的目錄文件掛在到容器上:
docker run --rm -it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ubuntu # 進入容器,date測試 root@3e6c1d137e02:/# date Mon Aug 5 15:26:20 CST 2017
這種方法相對麻煩,每次新建容器都需要掛載宿主機器時區相關的配置目錄/文件。為了簡化這一步,可以通過Dockerfile打包新的鏡像,修改容器的默認時區。 下面分三個基礎系統鏡像分別實現:
使用ubuntu作為基礎鏡像,需要先下載安裝tzdata包,默認時區是UTC時區,修改配置文件,并通過dpkg-reconfigure重置時區配置生效。 安裝完成之后,為了盡量減少鏡像體力,刪除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非必要文件。
FROM ubuntu MAINTAINER fastjrun ENV TIME_ZONE Asia/Shanghai RUN sed -i s@/archive.ubuntu.com/@/mirrors.aliyun.com/@g /etc/apt/sources.list \ && apt-get update \ && apt-get install -y tzdata \ && ln -snf /usr/share/zoneinfo/$TIME_ZONE /etc/localtime && echo $TIME_ZONE > /etc/timezone \ && dpkg-reconfigure -f noninteractive tzdata \ && apt-get clean \ && rm -rf /tmp/* /var/cache/* /usr/share/doc/* /usr/share/man/* /var/lib/apt/lists/*
Alphine號稱最小的Linux系統鏡像(才5M), 先采用apk包管理器來安裝tzdata包,設置相關配置文件。
FROM alpine MAINTAINER igitlib RUN apk add --no-cache tzdata \ &&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 && echo "Asia/Shanghai" > /etc/timezone \ && apk del tzdata
centos就相對很簡單,只需要添加配置文件即可。
FROM centos ENV TIME_ZONE Asia/Shanghai RUN ln -snf /usr/share/zoneinfo/$TIME_ZONE /etc/localtime
到此,關于“Dockerfile怎么設置默認時區”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