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Python if語句多層嵌套的使用方法”,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Python if語句多層嵌套的使用方法”吧!
Python if語句多層嵌套使用方法介紹,if語句嵌套指的是if語句內部包含if語句,Python 中,if、if else 和 if elif else 之間可以相互嵌套。因此,在開發程序時,需要根據場景需要,選擇合適的嵌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相互嵌套時,一定要嚴格遵守不同級別代碼塊的縮進規范。
if語句是指編程語言中用來判定所給定的條件是否滿足,根據判定的結果決定執行給出的兩種操作之一。if的返回值為真或假可以用bool型變量進行存儲,占用一字節。
if語句嵌套是if語句內部包含if語句,
上述if語句嵌套的格式中,先判斷外層if語句中條件表達式1的結果是否為True,如果結果為True,那么執行代碼塊1,再判斷內層if的條件表達式2的結果是否為True,如果條件表達式2的結果為True,那么執行代碼塊2。
針對if嵌套語句,有兩點需要說明:
1.if語句可以多層嵌套,不僅限于兩層。
2.外層和內層的if判斷都可以使用if語句、if-else語句和elif語句。
根據年份和月份計算當月一共有多少天,
上述代碼中首先定義了表示年份和月份的變量year和month,分別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年份和月份,然后對月份進行判斷:若月份為1、3、5、7、8、10、12,輸出“年月有31天”;若月份為4、6、9、11,輸出“年月有30天”;若月份為2月,則需要對年份進行判斷:年份為閏年時輸出“年月有29天”,年份為平年時輸出“年月有28天”。Python基礎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Python if語句多層嵌套的使用方法”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Python if語句多層嵌套的使用方法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億速云,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