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介紹了“磁盤分區在windows和linux下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區別”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能夠學有所成!
我們的電腦磁盤出廠經過初始化后,要想使用,就要對其進行分區,由于受MBR分區表的限制,最多分成4個主分區,如果想要更多的分區,那么可以分成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其中的擴展分區進而分成多個邏輯分區。
接下來,如果windows系統和linux系統將要對磁盤的分區進行訪問,那么就需要進行下面的工作:
1.windows想要訪問
(1)為分區分配文件系統類型,例如設置為FAT16、或FAT32又或者NTFS。
(2)為該分區分配盤符,例如D盤,也可以想象成把其中的一個分區掛載到我的電腦/D盤目錄下面。
接下來,對D盤進行操作,如寫文件,其實就是在相應的磁盤分區里面操作了。
2.Linux想要訪問
(1)為分區分配文件系統類型,例如設置為ext2、ext3等。
(2)由于我們無法直接訪問磁盤分區,因此我們需要把相應的分區掛載到一個目錄下面。在windows下面可以在圖形化的界面(磁盤管理器)里面看到各個分區,進而能夠分配盤符,但是在linux下面無法看到分區,而是給每個分區起了個名字,以文件形式存在,例如(sda1,其中sd表示sata接口的磁盤,hd表示IDE接口的磁盤;a表示第一塊磁盤,如果還有一塊磁盤,那么就b;1表示磁盤的第一個主分區,相應的2、3,4表示第2、3、4個分區,5表示第一個邏輯分區。)接下來可以將磁盤的某一個分區掛載到特定目錄,例如把sda2 掛載到/home目錄。
接下來,對/home進行操作,如寫文件,其實就是在相應的磁盤分區里面操作了。
同理,如果電腦又接了一個U盤,那么:
(1)windows可以通過給其分配盤符來訪問它,而它具體的設備可以在設備管理器里面看;
(2)linux可以將其掛載到/media目錄下面進而對其進行訪問,而它具體的設備可以在/dev目錄下面找到。
總之,在windows,不需要深入的想就能夠理解,而在linux下面,把所有的東西(鼠標、硬盤、U盤、進程等)看成一個一個的文件,也能夠很好的理解了。
“磁盤分區在windows和linux下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區別”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