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中國IDC產業神秘面紗
IDC作為互聯網價值產業鏈的其中重要環節,伴隨著互聯網發展需求而迅速成長,與整個互聯網信息化的基礎與應用緊緊地扣在一起。中國的IDC始于1999年,當時發展速度異常迅猛,不到幾年時間,全國各地的IDC服務商呼嘯式地蔓延并投入運營。
走過數據中心
IDC運營商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為核心的電信級運營商;第二類則是通過與中國電信等電信級運營商參股合作,從而擁有電信網絡資源的企業級運營商,其中以世紀互聯為代表;而第三類準確來說應該稱之為“IDC服務商”,他們則是以通過與電信運營商或企業運營商,合作或租用其機房與帶寬資源為客戶提供服務,充當著“二房東”的角色。這類服務商數量最多,即使發展至今,他們依然充斥著國內的IDC市場。
由于互聯網行業的特殊性,加上國家政策上的監管缺乏,導致IDC行業的入行門檻過低,許多微型企業甚至是個人都紛紛垂涎這半壁江山。于是越來越多的正規的、非正規的IDC服務商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這些服務商本身并沒有多少技術壁壘,多半都只是進行著“低買高賣”的交易,他們紛紛無視行業規則,一味降價試圖與其他運營商搶奪客戶,在這“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市場價格打壓之下,其直接結果就是供過于求,市場還沒有成形,行業規范卻已被破壞。
直至2008年,整個IDC行業承受了空前的壓力,政府大規模的整頓與清查調整、電信的重組所帶來的門檻提高、金融風暴的洗禮,長期以來的市場泡沫終于破開,其中的水分也隨之壓榨而出?!岸繓|”們或卷款潛逃、或轉行、或宣布倒閉,然而這些對于真正有實力的運營商來說,是“危難”,更是“機遇”。從某方面來看,對于整個IDC行業來說也只是“塞翁失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進IDC產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國內IDC基礎業務仍占首位
據CNNIC的調查報告,中國近年來的互聯網產業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截至今年年初網民總數已達2.98億,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互聯網市場。實際上,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并不能算非常成熟,礙于基礎設施,政策等限制,互聯網應用目前也僅是冰山一角。
據調研機構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部分企業或個人用戶對于數據中心的認識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對專業咨詢服務認知度稍顯不足,IDC業務的主要收入仍以基礎設施服務為主,其比重高達70%以上。隨著網絡視頻、電子商務的近年來的火爆發展,用戶對于帶寬、存儲及網絡安全性有了更高度的重視,在這些方面的投資份額也越來越高,視頻網站往往每年80%的經濟支出都花費在了帶寬與存儲之上。增值業務近年來雖有增長趨勢,但其份額目前仍然較少。
國內IDC行業發展趨勢
預計在未來,IDC增值業務將正式大展拳腳,接下來3年內主要以帶寬確保、代維服務和
CDN異地鏡像加速服務為主;而在未來10年內,以云計算為主的聚合型分布式網絡數據存儲、高度整合的刀片和虛擬化以及網絡安全市場將開始迅速成長。電子商務、3G等實際應用也會陸續到來并受到關注,IDC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據預測,隨著3G建設的推進與“三網融合”的進程,以及電子商務、語音和視頻等多網融合的應用日益火爆,與其緊密聯系的相關產業將有望成為IDC行業的新增長點,企業內部應用也將日益發展為外包業務。
現代數據中心的發展之路
IDC行業是網絡服務提供行業,其行業興衰與其服務和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筆者相信,在同質化的市場,走差異化的經營才是IDC運營商們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對于目前的IDC運營商們來說,最需要的無非兩個字——“專注”與“創新”。
“專注”
目前混亂的格局之下,應走細分市場路線對于運營商們來說轉型的主要方向。清晰自己的定位,多方面發展,但要在某一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梢钥吹侥壳澳承┘毞诸I域的IDC企業都陸續攻城略地,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勢力,有專注于虛擬主機的、也有專注于增值外包的。
“創新”
全球數據中心專家曾經就對2009年IDC行業的發展進行了預測,他們認為,2009年是數據中心技術創新的一年。他們希望這種技術創新將緩解、甚至可能解決當前的數據中心的一些挑戰。
縱觀市場,產品與服務類別都趨向大同。真正能在最后在數據中心行業內占據一席之地的,必然是有技術、肯鉆技術、有創新想法與頭腦的優秀運營商。通過注重用戶體驗,不斷在技術和服務上研發、創新,將自己的業務規范化、人性化、專業化的企業,最終在獲得用戶口碑的同時,更能入手大量的鈔票。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中的IDC企業會逐漸從運營商向服務商發展,而不斷創新的優質服務終將成為IDC企業一絕勝負的關鍵。IDC行業未來的取勝之道,將取決于IDC服務商是否能充分滿足用戶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個性化、多元化的網絡數據優質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