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css新特性有哪些的內容。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在瀏覽器開始實現它們之前,CSS 新的功能通常需要經過長時間討論之后,才在W3聯盟的規范中定義。 有許多值得一提的 CSS 新功能,但是在本文中,我們重點介紹可以瀏覽器的穩定版中進行測試的五個功能:
CSS Subgrid (子網格)
flex gaps
content-visibility
屬性
contains-intrinsic-size
屬性
:is
和 :where
偽類
瀏覽器對這些特性的支持一直在變化,可以通過 Can I Use 來查看支持情況。
CSS 網格是一個靈活的布局模塊,允許開發人員創建復雜的布局,無需使用JavaScript或使用復雜的 CSS hack。
使用 CSS 網格的語法很簡單,如下所示:
.grid-container { display: grid; }
可以使用幾個特定于網格的屬性來設置所需的確切布局。
例如,在上面的示例中,.grid-container
的子元素將是網格項,它們將根據使用grid-template-columns
和grid-template-rows屬
性定義的規則進行布局:
.grid-container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2fr 1fr; grid-template-rows: 50px 70vh 50px; }
運行結果如下:
但是,如果你也想在網格布局中包括.grid-container
的某些(或全部)子孫元素怎么辦? 這就是CSS Subgrid 發揮作用的地方。
可以向網格項目添加以下規則,以使其能夠采用其父級的網格軌道(包括名稱網格線和區域,即使它也可以定義自己的網格軌道和區域)。
.grid-item { /* 這些規則指定子網格在布局中的位置*/ grid-column: 2 / 4; /* 兩列垂直 */ grid-row: 1 / 3; /* 兩行水平 */ /* 這些規則屬于子網格本身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subgrid; grid-template-rows: subgrid; }
grid-column
和grid-row
屬性定義了網格項目在網格列或行中的位置。 .grid-item
的子元素將形成子網格。 一個網格項目可以跨越多個網格單元。 例如,這里它分布在四個像元上(在上面的示例中grid-column
和grid-row
的值是任意的)。
如上所見,subgrid
不是獨立的CSS屬性,而是可以添加到grid-template-columns
和grid-template-rows
屬性的值。 它使.grid-item
的子級包含在網格布局中:
子網格已成為網格布局的一部分,并且已定位到我們想要的確切位置(在第二和第四條垂直網格線之間,以及在第一和第三條水平網格線之間)。
其余的網格項目保持了正常的網格流,第四行也出現在布局的底部。 但是,由于我們僅使用grid-template-rows
屬性定義了三行,因此第四行沒有預設值,因此僅取其內容的自然高度。 如果我們要從最后三個網格項目中刪除文本,則它們甚至不會顯示,因為它們的自然高度為0
。
可以使用下面的CodePen演示來測試上面的示例。
https://codepen.io/amonus/pen/dyMgeLP
我們也可以通過僅采用grid-template-columns
或grid-template-rows
并為另一項使用新值來創建一維子網格。
例如,在以下情況下,子網格僅采用主網格的列,但為行創建新規則
.grid-item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subgrid; grid-template-rows: 200px 400px 200px; }
自2020年8月起,CSS 子網格規范已成為W3C的候選推薦標準。目前,Firefox 71+僅支持該子網格規范,但開源 Web 瀏覽器 Chromium 也已開始使用它,該瀏覽器被用作主要瀏覽器(包括Chrome,Opera, Brave,以及新的Microsoft Edge。
長期以來,在 felx 布局中的行
或列
之間添加間隙一直是一個難題。 通??梢酝ㄟ^在 flex 項目中添加 margin
來解決問題,但是margin
的問題在于,它們也會被添加到每個行
或列
的開頭和結尾。 即使可以通過 CSS 來解決這些缺陷,但這也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目前,瀏覽器對flexbox gap
的支持越來越好。 gap
,row-gap
和column-gap
屬性存在于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級別的瀏覽器支持。 我們可以在以下布局模塊中使用gap
屬性。
聲明 display: flex;
的模塊
聲明 display: grid;
的模塊
多列布局,由column-count
或column-width
屬性定義
在flexbox
上下文中,我們可以這里聲明 flex 項目之前的間距:
.flex-container { row-gap: 10px; column-gap: 15px; }
gap
屬性是row-gap
和column-gap
的簡寫。 如果將它與兩個值一起使用,則第一個表示row-gap
,第二個表示column-gap
。
.flex-container { gap: 10px 15px; }
如果僅使用一個值,則row-gap
和column-gap
將采用相同的值。
.flex-container { gap: 10px; }
Edge 84+
,Firefox 63+
,Chrome 84+
和Opera 70+
當前支持 gap
屬性。 Internet Explorer 和 Safari 目前還不支持它。
在Chromium 85中,content-visibility
屬性可能是在提高頁面加載性能方面最具影響力的新CSS屬性之一。因為content-visibility
可跳過不在屏幕上的內容渲染,包括布局和渲染,直到真正需要布局渲染的時候為止。所以利用它可以使初始用戶加載速度更快,還能與屏幕上的內容進行更快的交互。
它有三個值:
visible
— 元素渲染正常進行
hidden
— 跳過元素渲染時,無論是在屏幕外還是在屏幕上
auto
— 當元素在屏幕外時,將跳過其渲染; 當它出現在屏幕上時,將自動渲染
可以簡單地將content-visibility
屬性添加到我們希望更改其渲染過程的元素中。
article { content-visibility: auto; }
一個具有content-visibility: auto
屬性的元素可以獲得布局、樣式和繪制的限制(區域)。如果該元素不在屏幕上(并且與用戶無關,則相關元素將是在其子樹中具有焦點或已選擇的元素),它也會獲得大小限制(containment)(并且停止繪制和對其內容進行命中測試)。
這意味著什么呢?簡而言之,如果元素不在屏幕上,這不會渲染其后代。瀏覽器在不考慮元素任何內容的情況下確定元素的大小,在此處則跳過大多數渲染(例如元素子樹的樣式和布局)。
當元素接近視口時,瀏覽器不再增加大小限制,而是開始繪制并命中測試元素的內容。這使得渲染工作能夠及時被用戶看到。
content-visibility
依賴于CSS Containement Spec中的原語(primitives)。雖然截止到目前只有Chromium 85中支持content-visibility
屬性(and deemed "worth prototyping" for Firefox),但是大多數現代瀏覽器均支持Containement Spec。
contains-intrinsic-size
屬性定義激活大小限制的元素的顯式寬度和高度,這意味著元素的大小不受子元素大小的影響。 設置明確的寬度和高度旨在防止這些元素在某些情況下崩潰為零
為了實現content-visibility
的潛在好處,瀏覽器需要應用大小限制,以確保內容的呈現結果不會被任何方式影響元素的大小。 如果元素沒有在常規塊布局中指定的高度,則其高度為0
。
這可能不是理想的,因為滾動條的大小會發生變化,這取決于每個具有非零高度的內容。
所以, CSS 提供了另一個屬性contains-intrinsic-size
,如果元素受大小限制影響,它可以有效地指定元素的自然大小。
article { content-visibility: auto; contain-intrinsic-size: 700px 1000px; }
目前Chrome 83+
,和支持
contains-intrinsic-size`屬性, Firefox不支持。
:is
和 :where
偽類:is()
CSS 偽類 函數將選擇器列表作為參數,并選擇該列表中任意一個選擇器可以選擇的元素。這對于以更緊湊的形式編寫大型選擇器非常有用。
:where() CSS 偽類函數接受選擇器列表作為它的參數,將會選擇所有能被該選擇器列表中任何一條規則選中的元素。
:where()
和 :is()
的不同之處在于,:where()
的優先級總是為 0
,但是 :is()
的優先級是由它的選擇器列表中優先級最高的選擇器決定的。
例如,有以下選擇器列表:
.my-class p em, .my-class li em, .my-class section em { // CSS rules }
如果要保持較高的優先級,以使其更難以用后續聲明覆蓋所屬規則,則可以使用:is()
縮短列表。
.my-class :is(p, li, section) em { // CSS rules }
如果我們希望將優先級保持為0
以方便重寫所屬規則,那么可以使用:where()
:
.my-class :where(p, li, section) em { // CSS rules }
在上面的示例中,.my-class em
選擇器將覆蓋:where
規則,但不會覆蓋:is
。
:is
偽類目前被Firefox 78+
和Safari 14+
支持?;?Chrome 的瀏覽器(Chrome 15+、Edge 79+、Opera 15+)使用:-webkit-any()
前綴支持其前綴語法。你也可以通過設置試驗性的網絡平臺特性標志來啟用該功能:在Chrome 68+
、Opera 55+
和Edge 79+
中選中。
:where
偽類的支持較少。 目前,只有Firefox 78+
支持它。
css的基本語法是:1、css規則由選擇器和一條或多條聲明兩個部分構成;2、選擇器通常是需要改變樣式的HTML元素;3、每條聲明由一個屬性和一個值組成;4、屬性和屬性值被冒號分隔開。
感謝各位的閱讀!關于“css新特性有哪些”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讓大家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吧!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