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elasticsearch集群的安裝配置教程,相信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怎么安裝,為了讓大家學會,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話不多說,一起往下看吧。
步驟:
準備三臺服務器(es的集群不能少于三臺否則不成立)
一、配置jdk
1)檢查jdk1.8是否安裝,命令如下:
rpm -qa| grep jdk
2)安裝jdk1.8
3)jdk1.8配置文件:
vim /etc/profile
添加如下配置:根據安裝路徑配置
export JAVA_HOME=/usr/java/jdk1.8.0_161/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source /etc/profile 配置生效
二、安裝es
1)cd /etc/elasticsearch/
vim elasticsearch.yml
2)添加配置文件如下:
為方便問我直接粘貼了一份:
#集群名字,需要修改
cluster.name: Es-lmy
#不能重復,依次排號,也可以自動配置
node.name: node-3
#存儲數據的目錄路徑(用逗號分隔多個位置)
path.data: /dev/shm/new_core/63/data
#日志存放路徑
path.logs: /dev/shm/new_core/63/logs
#綁定監聽IP
network.host: 本機IP地址
#設置節點間交互的端口
http.port: 9200
transport.tcp.port: 9300
#主節點的初始列表
discovery.zen.ping.unicast.hosts: ["xxxx","xxxx","xxxx",] 集群的IP地址
#master資格的節點
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 1
#index.number_of_shards: 8
#設置索引的副本數,默認為1,增加副本數量可以提高搜索性能:
#index.number_of_replicas: 5
#探查的超時時間
#discovery.zen.ping.timeout: 5s
#避免過于頻繁的查詢時集群假死
#index.cache.field.type: soft
#只做數據搜索
#node.master: false
#node.data: false
#node.ingest: true
注意點:
node.name 名字不要重復,為方便可添加數字命名
日志存放路徑和存儲數據的路徑切記提前創建否則啟動集群報錯
es其他版本可直接在配置文件配置副本、索引因我安裝版本不支持則需要使用命令
3)修改最大線程數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最后一行添加如下內容:
elasticsearch - nproc 2048
4)修改jvm內存,分配16G ,vim jvm.options
5)創建es目錄,命令如下:
mkdir -p /dev/shm/new_core/111/data
mkdir -p /dev/shm/new_core/111/logs
chown -R 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 /dev/shm/new_core/111/
6)檢查集群狀態
curl 'x.x.x.x:9200/_cat/nodes?v'
更多相關資訊:
到此為止集群安裝配置完畢,你們學會elasticsearch集群的安裝配置了嗎?如果還想學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各位的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