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centOS7環境下怎么搭建安裝Redis”的相關知識,小編通過實際案例向大家展示操作過程,操作方法簡單快捷,實用性強,希望這篇“centOS7環境下怎么搭建安裝Redis”文章能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1、上傳 Redis 包,用 用 tar -zxvf 命令解壓
2、在解壓后的包中,執行 make 命令編譯

3、執行 make install 命令;make install PREFIX=/usr/local/redis(Redis解壓后沒有 configure 文件,可在這一步指定安裝目錄;前提是先增文件夾 mkdir /usr/local/redis)

4、修改配置
>1、復制配置文件:在安裝目錄,bin 同級目錄下見 conf 文件夾,使用 cp 命令吧解壓后Redis目錄的 redis.conf 文件復制到新建的 conf 目錄下

>2、對 redis,conf 文件進行修改
a.端口:
默認port:6379

b.timeout:
當客戶端閑置多長時間后關閉連接;如果指定為 0,表示關閉該功能,即不關閉連接

c.后臺啟動:
默認不是后臺啟動:daemonize no
可修改為后臺啟動(輸入啟動命令后,可以繼續在當前命令窗口操作,否則,被阻塞,也就是終端被占用,只能新開一個窗口繼續操作),就是配置為守護進程:daemonize yes

d.快照名稱:
默認為 dump.rdb 建議已端口號命名 prod.rdb,多實例時容易區分:dbfilename dump.rdb

默認為 appendonly.aof 建議已端口號命名 prod.aof ,多實例時容易區分: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e.快照文件存儲路徑:
默認為 dir ./ ;即啟動 redis 的目錄;指定 rdb/AOF 文件的目錄位置,只能為文件夾不能為文件

f.最大連接數:
默認是 10000;下面的 10000 被注釋了,但默認也是 10000

g.最大使用內存:
默認是注釋的 # maxmemory <bytes> ;最大使用內存默認沒做限制,也就是 redis 所在服務器的物理內存;一般預留一部分給系統使用,比如 20%-30%

h.bind:
可以綁定允許訪問的 ip(bind 是綁定本機 redis 可以接受訪問的 IP),如下:
# bind 192.168.1.100 10.0.0.1
# bind 127.0.0.1 ::1
如果要允許所有主機訪問(本地和遠程 (如果是云服務器,配置內網 ip)),就注釋所有 bind
默認:bind 127.0.0.1,表示只允許本機訪問

i.保護模式:
默認為開啟狀態:protected-mode yes
關閉 protected-mode 模式,外部網絡可以直接訪問
開啟 protected-mode 模式,需配置 bind IP 或設置訪問密碼;如果不綁定IP及設置密碼,則只能本機訪問,不允許其他IP訪問

j.設置 redis 密碼:
默認為:# requirepass foobared ,可以改為 123456

k.修改配置文件名稱:
配置文件名改為端口號來命名,方便多實例的時候區分
mv redis.conf 6379.conf

5、啟動redis
使用指定的配置文件啟動:./redis-server ../conf/6379.conf &


6、登錄:
連接客戶端 ./redis-cli ,默認端口號可以不指定,-p 端口,-h 主機
進入到客戶端之后:命令:auth 123456(你設置的密碼)

7、添加環境變量:
vim /etc/profile
# redis
export REDIS_HOME=/usr/local/redis
export PATH=$REDIS_HOME/bin:$PATH
source /etc/profile
關于“centOS7環境下怎么搭建安裝Redis”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識點。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